138、夜宴 (第2/2页)
将军,今夜的宾客中,实在是没有能与之并肩的人物。若是一般士人,还能摆个清高的姿态,偏偏这儿,不是入仕为官的,便是出身官宦之家,谁又敢自命清高便不守上下尊卑之礼? 上官安也不是礼贤下士的谦和之人,扫了一眼迎出堂外的众人,见没有什么需要特别礼敬的人物,便对众人一颌首,随即径自上了正堂。 公孙遗与杜延年相视苦笑——这位将军还真的是毫不作伪。 上官安能肆意无礼,丁外人却不能,只是,上官安已登堂,他也不好久留堂下,只能长拜行礼,对众人道:“诸宾已齐至,诸君请入席。”说完便也直接登堂,凑到上官安身旁,引他入主宾之席。 丁外人素来做的就是奉承人的事情,能把鄂邑长公主笼络住也不是全靠皮象——位高显贵之人怎么会稀罕美人?——宴席准备得极是妥贴。珍馐佳肴自不说,堂下的歌舞、拍袒、叠案、跳丸飞剑……安排得也极为出彩。 杜延年甚至戏谑地对公孙遗道:“夜宴安排,君当习之。” 公孙遗也皮笑rou不笑地回答:“仆定将君之意转致大将军家丞。” 大将军长史,秩不过千石,但是,此时,却已是宾客中,除了上官安之外的最高官位了。因此,公孙遗的坐席的右手边便是上官安。虽然是一人一案一席,但是,今夜的宾客不少,席位相距并不远。 杜延年与公孙遗一番交谈,虽然并未引人注目,但是,上官安却是一定能听到了。因此,被婢女提醒之后,公孙遗转头便见上官安示意自过去。 公孙遗不便拒绝,让婢女将自己的铜制耳杯斟满酒,随后持杯膝行至上官安的案侧。
“车骑将军……”公孙遗开口便摆出敬酒的姿态,可惜,还没有说完,就被上官安一手按住手腕,只能将自己的酒杯放在案上,面上还得一副又是无可奈何,又是困惑不解的神色。 “将军有事?”公孙遗的语气十分惊讶。 上官安放开他的手腕,笑道:“长史可知燕王上书天子了。” 公孙遗十分坦然地摇头:“遗不知。” 上官安瞥了一眼盯着堂下表演的杜延年,随即又似笑非笑地看向公孙遗,公孙遗却始终都是一脸不解的神色。 半晌,上官安挥了挥手,没有再问,直接解释:“燕王上书,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出于姊弟情谊,为丁君请封爵号。” 公孙遗惊讶了。 杜延年没有转头,然而也听到了上官安的话,心中也是十分惊讶。 ——燕王为丁外人请封? 公孙遗与杜延年惊讶之后的第一个想法竟是完全相同的——难道皇后出了什么事,需要上官家如此讨好鄂邑长公主? 不过,这个念头转瞬即消——皇后如今几乎自己将自己封闭在椒房殿,又能出什么事? 想到这一点,公孙遗与杜延年心中都警醒起来。 ——这份上书绝对有问题。 即使再不了解长公主的阴私,公孙遗与杜延年只看前后所发生的事情,便也能想到——鄂邑长公主对于给丁外人封爵并不是多么的志在必得。 ——燕国是大国,燕王在燕国也素有威望,因此,燕王的意见,即使是霍光,也不敢等闲视之。可是,燕王岂会为如此小事轻易上书? 当然,在两人看来,最可笑的是上官安的说辞——“姊弟情谊”?! ——刘旦幼年就国,能与异母jiejie有多么深厚的情谊? ——燕王与广陵王乃是一母同胞,彼此都不见多么亲密,何况是几十年未曾谋面的鄂邑长公主? ——再者,几年前,上官家就曾想给丁外人封侯,被霍光严词拒绝了,那会儿,怎么不见燕王声援? 公孙遗与杜延年都觉得不对劲,但是,真要说究竟不对劲在哪儿,两人又都说不出,便都没有吭声,只是沉默不语。 上官安也不在意两人的态度,仿佛开玩笑似地对公孙遗道:“燕王开口,大将军也让一步吧!长公主毕竟共养陛下,又是先帝唯一在世的女儿了。” 公孙遗只能干巴巴地回答:“遗明日定向大将军转致将军此语。” 上官安似乎就等着他这句话,等他说完,便笑眯眯地摆手示意坐在漆案另一侧的丁外人给公孙遗敬酒。 等公孙遗接了丁外人所敬的酒,上官安更是痛快地让他离开。 一时之间,公孙遗与杜延年都困惑了。 注1:拍袒,是指俳优的滑稽表演,表演时需袒胸露腹,手作拍打样的动作。又名拍张。 注2:叠案、跳丸飞剑都汉代常见的杂技表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