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福 (第2/2页)
愿,不由瞪大了眼睛,刘病已却是深有同感,用力点头:“没错!沙场之上搏的是命,能平安归来,老人有福!” 老人家很乐意听这样的话,再次大笑:“这个小公子小小年纪就懂这些,也必是有福的!” 刘病已立时也笑了:“承老人吉言!” ——平安……于他确实是最大的希望! 没成想,杜佗在旁边却插了一句:“老人真有眼力,他的确是有福的!” 刘病已不由翻了一个白眼,眼角却瞥见杜佗竟是一脸认真,毫无戏谑之意,不由一怔。 “哦……小公子怎么知道同伴有福?”老人也不禁好奇。 杜佗微笑,目光却一直盯着刘病已,轻声回答老人的疑问:“因为他家上数三代,所有人的福气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刘病已霎时脸色苍白,整个人几乎是摇摇欲坠了。 老人本来还想再问,但是,一见他的神色不对,便立时噤声不语,好奇的目光却不住地在两人身上来回打量。 车上的气氛顿时就冷了下来,让老人极为不舒服,幸好,长安城已经在望了。 老人家并不赶时间,便将他们一直送到西安门,因为入西安门便是未央宫,城内环涂也不易走,老人并没有从西安门入城,而是打算回头从安门入城,杜佗与刘病已便在西安门前与老人告辞。 虽然老人并未索要车费,刘病已仍然在座席下放了一包钱。 “为什么那样说?”老人的牛车刚走远,刘病已便皱眉质问杜佗。 话一出口,刘病已便再压不住激动的情绪,冲着杜佗咬牙痛斥:“要不要让你也跟我一样有福才好!”
——上数三代…… ——不算没名份的姬妾,太子家上下也几十人啊…… ——那么多人……的福气…… ……他还真是有福! 刘病已听不得这样的话,却更不明白杜佗为何要这样说。 杜佗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转头看向宏伟的城墙与隐约可见的未央宫墙。半晌,他回过头,看着刘病已,极认真地道:“病已……你不能冒险!” “冒险?”刘病已不解,“我什么时候冒险了?” 杜佗认真地看了他一会儿,见他仍是一脸不解,才暗暗松了一口气,也缓了脸色:“我觉得你现在入掖庭就是冒险……” “……” 刘病已一怔,竟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杜佗却颇有些滔滔不绝的意思,拉着他往道旁让了让,态度郑重地道:“长公主共养禁中,形同皇帝养母,虽然不能干涉朝政,然而,禁中岂能不从其命?” 刘病已不由莞尔:“还有皇后呢!” 杜佗毫不犹豫:“皇后年幼!我家中也有弟妹,八岁稚儿是何模样,我岂不知?中宫岂能与长公主相抗?” 刘病已还想说什么,杜佗不禁皱眉:“别忘了,中宫也是上官家的人!” ——他们之所以使手段告假,不正因为担心上官家与长公主合流吗? 刘病已不由一愣,缓缓低下头,良久才抬眼看向有些不明白他为何如此表现的杜佗。 “皇后与上官家不一样……”刘病已皱着眉,说得很慢,却并没有犹豫的意思。 杜佗不由嗤笑一声:“她可是车骑将军的女儿,左将军的孙女!她与上官家不一样?她就是上官家的一份子!”说着,少年不无困惑地望向刘病已,“皇曾孙,你为何会有这样的念头?” 杜佗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 长袖下,刘病已的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对杜佗的疑问不致一辞。 见刘病已不说话,杜佗也没有再纠缠自己的疑问,而是立刻改了话题:“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入宫为好!” “嗯?”刘病已抬眼,未置可否。 “我觉得……我们不如去大将军府……”杜佗缓缓地说出自己的建议,让刘病已不由一愣。 杜佗的想法没有错,但是,刘病已却十分坚定地摇头拒绝:“不能去!” 杜佗无奈:“可是你入宫太危险了……再说,你一定能见到掖庭令?”掖庭可不是什么小院子,也不是可以任人通行的地方。 刘病已沉吟了一会儿,却道:“我自有办法!”见杜佗仍想开口,他不由先笑了:“放心吧!这是未央宫,不是建章宫!” ——天子都不在这儿,长公主又能有多少影响力? 注:汉武帝直到元鼎年间才开始使用年号,之前虽然也改元,但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以及“元鼎”的年号都是后来才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