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9 崴脚 (第2/3页)
知子莫若母,皇帝是个什么心思哀家自然清楚,你放心,哀家唤来这些个娘子们前来不过是赏花过七夕。正巧五国朝贺的使臣在帝都,便起了成人之美之心,若是今日能多出几件美事,哀家何乐不为?” “更何况,前些时候皇帝突然改口取消选秀,三年一次的选秀乃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一来是充盈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二来也不是没有拉拢权臣之心,皇帝执意如此,哀家也没有多说半句。却不想前来参选的秀女均是各州各县的官家娘子,滞留帝都至今没个着落,皇帝不急,哀家却是急了,若是因此惹出些怨怼可如何是好?” “是以,才有了今日成人之美之心,皇帝不是连这个也要干涉吧?”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她就不信皇帝还会强硬着与她太后对着干,反正今日她无论如何要将那苏七给指了婚事,即便让皇帝背上不孝之名也一定要如此! 仁德皇帝闻言却是笑了出来。道:“母亲说的哪里话,是儿子不孝,母亲这般年纪了还要您费心为儿子周全,儿子惭愧。” 听了这话。太后心里头多少舒畅了些,母子两又说了好些体己话来。 皇帝并非太后亲身,虽是太后亲meimei所生,可到底不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何况人心尚且隔着肚皮,这些年来。皇帝虽对她这位名义上的母亲敬爱有加,然而太后那般精明之人却还是品出了敷衍的味道来,特别是近两年,皇帝翅膀硬了,到寿仁宫来都成了形势,太后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有些事强求不得,便也放宽心睁只眼闭只眼完事。 这般关起门来娘俩说着体己话,还是第一次。 太后心里头越发愉悦起来。 人老了,能够得到晚辈真心的敬重,可是件非常高兴的事。 于是聊着聊着,她便主动与皇帝说道了慕容钦与穆九订婚的事上来。 “……打自小起,钦儿和九儿就处得来,哀家还记得那会玄儿刚入宫,可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娃娃,性子脾气也是最大的,九儿胆子小总会被玄儿逮着欺负,钦儿见了就总会挺身而出,那会子你舅母就跟哀家说笑,说是这两孩子怕是有缘,哀家想着孩子们都还小,就当句玩笑话听了。” “你舅父岑州语袭还是钦儿挺身而出挡了一箭,那孩子又是心实的,回了帝都也不见去你舅父那转转,还是你舅父知道那孩子下得一手的好棋方才将他唤去紫云山涧小住了几日,不想前两日你舅父特地将我请了去,开口闭口都是夸着钦儿,后来突然间就说到了孩子们小时候的事情上去,哀家这才想起……” “转眼,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而今这两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哀家想着钦儿性子雅静,九儿性子柔和,两人无论是年纪还是姿色容貌都是相当,这门亲事怎么看怎么合适,你舅父更是明里暗里的赞同,是以哀家就想着将这两孩子今儿个都叫到哀家这西直行宫来,若是彼此满意,哀家也好安心……” “钦儿如今回了帝都,皇帝即便再不喜也当让这孩子结了婚成了家才行,他身子从小受了毒害,子嗣上还不知道日后会如何,哀家就想着得赶紧办了这事才行,皇帝,你认为如何?” 然而,却没有任何回音。 西直门大殿内静谧幽然,黄昏时的阳光透过精雕的金丝楠木窗隙透进来,丝丝缕缕,分明毕现,太后跟着沉默下来。 有些事,如果不能说通,那便只能由皇帝自己想通。 当年真相如何。皇帝自个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些年外头说是迁怒于钦儿,可她身为母亲却知道不是。 皇帝是非分明,当年若非万不得已他也不会那么雷霆出手。钦儿不过七岁孩童,不要说参与那件丑事了,只怕是都不知道其中之事的,这些她一个后宫老婆子能想到的,皇帝怎么可能想不到? 只是需要时间来平复来理清思路。需要时间来让自己坦然面对,即便他是皇帝,也一样。 而今,时间到了。 仁德皇帝叹息出声。 沉重的,长长叹息,听得太后娘娘眼圈发红。 这一声叹息,她老婆子等了整整十二年,钦儿整整避了十二年! “母亲说的是,钦儿那孩子不错,日后成了家便留在帝都吧。东奔西跑的也是苦……” 太后哽咽着直点头。 于是她即刻要毕福全取来墨宝,仁德皇帝亲自写下了圣旨。 很好,第一桩事总算完成了。 太后笑得心满意足,接下来就该是玄儿那孩子的婚事了。 然而不待她老人家开口,外头就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接着外头玉嬷嬷请示的声音传来, “……晚膳时分了,老奴特来请示是否按时开席?” 太后望向了仁德皇帝,皇帝老儿笑了笑,道:“听闻晚间还有赏月游园之雅事。可不能耽搁了。” 于是,太后被皇帝搀扶着笑着去了前厅。 席间,苏七坐到了中间靠后的位子,祺灵执意陪在一旁。 苏七食不知味。只是将那桌子上的酒饮得欢畅,偏生今夜太后娘娘吩咐了,佳节难得,众人无需顾忌,是以祺灵连个劝慰的话都不好说。 晚膳接近尾声,太后笑着亲自宣布了慕容钦与穆九定亲的喜事。于是接二连三的都是一轮道喜之声。 苏七却如同没听到般,自顾自的继续喝着酒。 祺灵急得一边叹气一边也抓起个酒壶灌了起来。 可太后左等右等还是不见人前来请示,她扫了那北宜使团一眼,那位传说中的北宜六皇子正举杯畅饮,仿佛今日不曾发生什么其他事情般,太后一时心急起来。 本就是私底下说好了的,不想那位北宜的六皇子却中途改了说辞,什么叫苏七崴了脚,弄得现在不上不下的,她老婆子一时间心里也没了底。 席间言笑晏晏,和乐融融。 王二娘坐在角落里,却是越发的心里不顺畅起来。 自从宫里的姨母犯事被降了位份夺了封号,接着便是伯父被陛下训诫,就是祖母也被太后娘娘提点,一时间他们帝都王府顿时沦为了笑话,往日里车水马龙的府门口,而今是门可罗雀,听母亲说起,本来还有意与他们王府结亲的几家人都纷纷退了信。 听闻这段时日太后三番五次前去将军府,被苏七那丫头哄得团团转,祺灵郡主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大半个时间都与那苏七在一处,她这心里头就更是不好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