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8章 赏罚 (第1/2页)
c_t;曹军越境而来,自然不会留手。【】-79-新 兖州军一心成功,青州军又岂是等闲? 那一日,太史慈麾下重装‘精’锐尽出,他们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具装步卒。 兖州‘乱’卒对上他们,显然是以卵击石。 现在,青州军再度来袭,可是兖州军早已经不成阵势,兵无战心,将无战意reads;。 这场战事的结局从青州援军出现的那一刻起便决定了。 如果可以选择,兖州军宁愿放下武器,请求饶恕,然而,太史慈对他们这些手染血腥的流寇一向心狠手辣,活路是没有了,死也要死的爷们点儿吧! 绝望之下,兖州军大声呼喝着,他们调转方向,冲着太史慈的方阵疾奔而去。 城头的周兴看的大为不解,他问道:“这些贼寇真是疯了,青州军阵势已成,他们还敢去冲阵?” 周通长吁一口大气,他恨铁不成钢地训斥道:“朽木!你难道没有看出来,他们是在害怕吗?” 周兴更是疑‘惑’起来:“害怕?” “对,正是因为他们害怕青州军,所以他们才会发起这种注定无望的攻袭” 听起来略显矛盾,可周兴也不是愚蠢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只是片刻他就醒悟起来,感情这帮贼人是想死的体面点儿…… 渗入青州的这伙曹军原本就是山贼、黄巾,曹‘cao’让他们潜入青州,也算是物尽其用。 刚开始,李贤也好,太史慈也罢,确实被曹‘cao’这种奇招打懵了。 一时片刻,各地匪患冲燃,民不聊生。 好在李贤前期打下的底子不错,乡民对其印象极佳,不然的话,说不定乡民们早已经受到蛊‘惑’,加入到了‘乱’军之中。 如今,百姓心有希望,他们认为青州军可以救民于水火。 正是在这种念头的支撑下,百姓们坚持下来。 没了本地乡民做补充,外来的曹军死一个便少一个。 这时候,李贤看破了曹‘cao’的伎俩,他调动并州军北上,与神策军一道死死顶住了曹‘cao’的三路大军。 与此同时,太史慈‘抽’调‘精’锐驱赶曹卒,将暴‘露’出来的兖州军一网打尽reads;。 奉高便是太史慈选定的地方。 与百姓相比,渗入的曹军都是豺狼,可是,与青州军比起来,他们只是羔羊。 长枪如林,血红‘色’的战旗在寒风中呼呼作响,青州军卒红中带黄的号恺在日头下分外耀眼。 察觉到兖州军亡命一搏的意图,太史慈只是冷笑,他喝道:“传令,先锋缓缓压前,稳住战阵,中军两翼出击,斜冲过去,断绝贼人后路,一个不留,给我杀光他们!” 身旁的传令兵急忙挥动令旗,“呜呜”的号角声响起,将太史慈的军令传遍全军。 经过半个多月的厮杀,青州军早已经适应了各种强度的搏杀。 以多击少,无疑是最为省力的一种。 兖州军很快进入到了长弓手的‘射’程之内,统一装备新式长弓的箭手训练有素,他们不慌不忙,在各级军官的呼喝下,试探‘性’地‘射’出了第一‘波’箭雨。 尖锐的棱形箭簇轻而易举地撕开了军卒简陋的外衣,深深地凿入了他们的身体,有的甚至深达半尺。 青州军的长弓一直是最令人畏惧的武器之一,中箭之后,伤者多数来不及呼痛便晕晕乎乎地倒地不起。 幸运些的家伙,立即死去,不必感受到什么痛楚,可倒霉的家伙就要身受撕裂般的痛苦了。 两相比较,缺乏长弓硬弩的兖州军甚至没能给青州军带来一丝一毫的远程伤害。 越境而来的时候,兖州军只能选择不容易被人发现的武器,强弓硬弩自然不在行列。 后来,兖州军虽然劫掠村寨,夺了不少弓矢,可是,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的弓手早已经耗尽了手中的箭矢。 没了箭矢,再强的角弓也成了百无一用的累赘reads;。 累赘自然是要弃之不用的,对上乡民的时候原本还没有什么,可是,此番与青州军对阵,没有远程兵力的劣势便充分显‘露’出来了。 幸存的兖州军头目发出绝望的呼号,“杀,弟兄们,快杀过去……” 青州军不是摆设,自然不容兖州军放肆。 两轮箭雨过后,曹军残存的士气被敲打的七零八落,除了最前端的那一批家伙依旧在冲锋之外,剩下的家伙都在同伴的尸体前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 残存的伤者举起血‘rou’模糊的手臂,发出歇斯底里的惨叫“啊……杀了我,杀了我……” 寒冬腊月,身中箭伤者必死无疑。 凄厉绝望的惨呼让所有的幸存者闻之感伤。 常言道,临阵不过三矢,也就是说,两军‘交’战,一百二十步的‘射’程之内,除却天生善‘射’的神弓手,普通军卒顶多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射’出三‘波’箭雨。 三矢过后,对方的步卒就可能冲到近前,短兵‘交’接。 若是与骑军对战,对方的快马可能两阵箭雨的功夫就可以蹿到近前。 如今兖州军抱着必死之心,人人视若疯狂。 三‘波’箭雨过后,足足有九百多人倒在了地上,能够依旧保持奔跑的军卒只剩下了两千人。 这时候,跑的最快的家伙距离青州军的战阵不过十步。 这么近的距离,抛‘射’的话已然是没有用处的。 在上司的呼喝下,长弓手调转箭头,略为平转地‘射’出了第四‘波’箭雨。 这一次,箭雨的杀伤力大减。 一些军卒甚至用手中的武器拨开了来袭的箭矢,不过他们即将面临的是严阵以待的长枪兵。 那些中了箭的贼寇也不沮丧,他们在倒地之前嚎叫着抛出了手中的武器reads;。 有躲闪不及的军卒不慎之下吃了大亏,被砸伤了臂膀,好在他们身上的衣盔颇厚,挡住了利刃的进一步伤害。 饶是这样,坐阵中军指挥的太史慈还是觉得颜面无光,他大声咆哮着,喝令长枪兵加快推进的速度,加速剿杀。 这时候,左右两翼的兵马已经完成了包抄。 疾冲而至的兖州军绝望地发现他们已经陷入了重围之中。 近战之下,缺乏长兵器,缺乏统一战阵指挥的兖州军没有任何侥幸的胜算。 战场上,士卒的决死之心在巨大的实力差距下并不能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