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千年血参 (第3/3页)
那样,直接熬成汤药服用?
这样会不会太浪费了? 想了会,他就把这个问题抛到脑后了。 船到桥头自然直。 何况这株千年血参本就是意外收获,就算直接熬成汤药服用又如何? 因为心情好, 连在床上都兴奋了很多,欧阳雅兰姐妹轮流上阵,被他折腾到天蒙蒙亮了才疲惫的沉沉睡去。 结果第二天起不来。 卫雄只能自己出去游玩。 这一天,卫雄没有再去长白山,而是再李副省长、王司长和严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安图县的一些景点。 其实也不能说是景点。 包括一处抗美援朝战士的陵园和一所中学。 这是他第一次参观内地的学校。 说实话,他挺有感触的,漏雨的教室、破旧的课桌和掉漆的黑板,就这还是安图县最大的中学。 相比之下,香港孩子的学习环境实在太好了。 参观结束后, 他当即捐款100万,用以提高学校的教学环境。 这100万是直接捐给学校的,他也没要求对捐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反正也不是太多钱。 他也不想表现得太计较。 而且谁让正好赶上他心情好呢。 除了安图第一中学外,他还向安图县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捐款了20万,用以修缮陵园和日常维护。 在这个陵园中安息着500多个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的烈士。 他们并不一定都是吉林省的。 而是来自全国各地,都牺牲在战场上,后来被政府统一安葬,因此类似的陵园在吉林省还有不少。 但跟安图第一中学的情况一样。 政府没钱。 以至于这些陵园大都年久失修,有些墓的墓碑甚至都倒了,感觉特别凄凉,不仅是陵园看起来凄凉, 看到的人心里也觉得凄凉。 当时其实他心里有想过多捐一些,把全国的所有烈士陵园都重新修缮一遍,可想想,还是算了。 有些事有时候并不只是钱的问题。 而是要看政府重不重视,如果政府不重视,他修得再好,十年二十年后,陵园照样会变得破败。 总不能他到时候再重修一遍。 …… 按计划,卫雄将在安图县停留三天,第三天一早,佟福就来到了招待所,同时还带来了两只金雕幼鸟。 值得一提的是两只幼鸟被各自关在了一个笼子里。 看笼子的样子应该是新做的。 留下一个保镖看管两只幼鸟后,卫雄便跟着佟福再次来到了黄旗村,这次严书记没有再陪同。 毕竟人家也有自己的公务要处理,不能每天陪着他。 而李副省长也在昨天,有事先回省城去了。 陪同一起的就港澳办的王司长和严书记派来的几个干警,本来他是想让王司长在招待所休息的。 但对方太过尽责,他也没办法。 来到黄旗佟锦木家时,院子里和院子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了,看那场面,估计全村人来了至少有一半。 卫雄扫了一下。 发现其中有一些手里捧着木盒,心中顿时一喜。 据佟福说,这些村民大部分都是黄旗村的,但手捧木盒的人,大部分都是其他村赶过来的。 过去一天里, 佟福为了卫雄答应的那一成的辛苦费,骑着自家的破脚踏车,几乎把附近所有的村庄跑遍了。 在佟锦木家的屋里。 有带人参来的在屋外排好队,一个一个进入屋内验收,如果验收通过,卫雄将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 具体价格多少,视情况而定。 而鉴定师则有佟福担任, 卫雄相信佟福如果还想好好生活,就不敢糊弄他。 刚才进来的时候, 卫雄看到手捧木盒的人有一二十个,以为木盒里都是百年以上的人参,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佟福一番仔细的鉴定过后。 卫雄收获500年份的人参1株,200到300年份的3株,百年份的5株,总共收获9株百年份以上的人参。 其他的都是七八十年份。 虽然看似只相差了二三十年。 但炼丹对配方的要求非常之高,年份不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炼出废丹,所以卫雄都谢绝婉拒了。 不过能有这样的收获,卫雄已经相当满意了。 “辛苦你了,佟大叔,这是我答应你的辛苦费。”待人群散去,卫雄把一个信封递给佟福。 “谢谢卫先生。” 佟福接过信封,并没有打开看。 在他看来,卫雄这样的大富翁还不至于在这点小钱上做手脚。 “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如果不是你帮忙,我想买到这么多百年份以上的人参,不知要花多大的功夫。” “卫先生客气了。” “这9株人参差不多是附近几个村庄这几十年的存活了。一般挖到百年份的人参很多人都不舍得卖。” “你别看长白山这么大,人参好像很多。” “但其实上年份的很少,超过百年的更是罕见,像这株500年份的,恐怕几十年也很难再出一株。” “所以一般百年份的都会被留下来当传家宝。” “这次是听说卫先生出高价购买,乡亲们才这么踊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