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荒漠 (第1/2页)
位于伊吾卢以南的(今吐哈)盆地,一旦进入盛夏,完全就是个魔鬼。白天热得像个焖锅,一丝不挂的太阳在头顶任性地炙着,guntang的沙石在底下持续地烘着,走在沙漠的人马如同被放进烤炉的羊腿,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被烤成rou干。 与命抗争的第一要务是饮水,而人马按负重极限带水,也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必须雇骆驼专门驮水。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但承载能力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峰骆驼所驮的羊皮水囊一个个被喝瘪,可人和马似乎都没有出汗的感觉,走一天连一泡尿都憋不下,人硬生生排出一点,裤裆那物件里头热辣热辣,沙堆上滋儿一声,鼻下一股sao味,就什么痕迹都没有了;马条件反射尿一点,把头使劲摇晃着,蹄子在地上乱刨。看来动物的生理构造大致雷同,难怪人在骂人的时候往往说同类是畜生。 黄昏之时,突然起了大风,刮起的流沙就像海浪一样流动,把地上一切车辙脚印都掩得无影无踪,人就像飘在海市蜃楼中,连骆驼都要眯上眼睛;到了后半夜,风停了,气温急剧下降,又冷得像掉入冰洞,吸一口气都瘆得鼻骨酸疼。举头望天,深邃朦胧,冷晕如霾,星星似也远遁;低头看地,黄沙抹霜,蜥蜴探头,偶有骆驼刺生。马腿摇摆,坐骑像散了架,人头乱晃,腰背又麻又酸。有几个人在咒骂: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咋就这么作践人呢! 这是从阳关通往鄯善(今若羌一带)的路上,最艰难的一天行军。班超和郭恂带着三十六名骑士,还有临时找来的骆驼客兼向导,在荒芜人烟的戈壁沙漠与天地抗争。他们要去联络鄯善,让其绝匈向汉。这任务很艰巨,富有挑战性,二百多年前张骞干过,走的也是这条路。因为不是武力解决,班超带的是一支轻骑兵,虽然人少,但是窦固将军让他从三千多人里挑选的战斗骨干,真正的百里挑一,光曲军侯就有两位,还有屯长两人(相当于现今的连长),队率六人(相当于现今的排长),最低的职务是什长(相当于现今的班长),绝大部分参加过三次以上战斗,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本来班超只想带董健做助手,但霍延一定要来,说他和董健“不零卖”,温校尉也说最近无战事,就让他俩都跟着你吧。白狐是他必带的译官,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家伙了,跟什么人打交道都有两下子,心眼儿又活。在离开蒲类城的前几天,白狐请他送了一条有裆的裤子给粮栈黄老板,告其汉朝已经在七八年前就不穿露屁股的裤子了,并打开自己的外衣让其看,裤子确实不像匈奴无裆。 黄老板发了半天呆,之后脸颊涨得通红,好一阵子才搔着脑袋说:还是汉朝好,你那个啬夫,我当了。困扰班超好长时间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解决了。祭参本来在窦固将军帐下做掌管地图的令史,却死缠硬磨要来,发誓哪里有战斗他就要去哪里,死都要死在立功的路上,不能负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班超感念他一个世家子弟,对朝廷一片忠心,又担心他才二十岁刚出头,之前在太学读书,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对不住祭家。最后还是窦固将军拍板,祭参成了他最小的队员。 在此之前,班超虽然从典籍里了解过一些西域的地理,也从没体验过这一日四季的奇特,正不解老天爷怎么会如此造物呢,向导来报,离当天的目的地甜水泉只有几里了,后晌因为刮风走了一些冤枉路,骆驼总是记着泉水的位置,大方向没有错,作为路标的三块石头找到了。班超正要招呼大家前行,甘英说听到一声怪怪的响声,大家都屏住呼吸,却再没听到。这时董健喊叫起来,说左方沙梁上好像卧着一头骆驼。 过去几个人一看,不但有一头骆驼,旁边还有一个人,被沙子埋了半个身子,鼻孔嘴里都是沙,眼睛紧闭,用手一试,还有微弱的呼吸。大家觉得奇怪,在这茫茫的沙漠里,怎么会有一骑独行?拉骆驼的向导围着骆驼转了几圈,摸摸驼峰上干瘪的羊皮水囊,突然发现水囊下面还有一个褡裢,伸手去摸,全是针头线脑、梳子篦子、发卡别针之类小物件,还有几个纳鞋底用的锥子。 大家正在猜测,向导“啊呀呀呀”地喊了起来,说是凭他的经验,一定是骆驼避风下卧时锥子戳破了水囊,水漏光了,人脱水了,刮大风时走到这里,人没精神掉下去了,骆驼又舍不得离开主人,就在这里卧着。田虑将自己水囊里仅有的水全部拿过来,给那人冲洗了眼睛、嘴巴、鼻孔,接着就往鼻孔灌水。那人被呛着了,咳嗽了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