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战友 (第2/2页)
去杀他一阵?” “好我的兄弟,你欺负我没打过仗啊?” 班超嗔怪地击了董健一肘,蓦然想起“瞬息万变”、“兵贵神速”、“迅雷不及掩耳”等兵法术语,觉得眼下倒真是个机会。只是不知道匈奴人为何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扎帐,附近还有没有别的部队。他一边差人向耿忠温校尉传递军情信息,请求后队跟进,一面与董健商量设伏诱敌,在这小沟里打他一仗。 这条沟虽然不长,但拐了几个弯,完全是洪水冲出来的模样,沟尾斜坡伸向茫茫戈壁,沟口最深约两丈五,两面峭壁露出一层沙土一层卵石的茬子,一碰就会滑落,只有很少几个地方比较平缓,人马可以攀登,整个地形好似硕大的木楔,具备三十六计中“关门捉贼”的基本要件。 董健的意思是他带几十精骑,乘敌不备先冲一阵,等敌人反应过来就佯败退回沟里;在他出发的同时,班超把大队人马悄悄开上小沟两岸,强弩大箭伺候,等敌放马进来一批,弩箭齐发,射住后队,然后两边一起压下,向沟尾呼啸而去,由他在沟尾接应,也不恋战,得手就向主力靠拢。 班超觉得董健的想法是一条好计,但这里的地形只是小利,无大险可凭,必须有机会之利方为可行,因为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万一蜂拥而来,突破我防线,我方即刻处于下风,双方都是骑兵,运动速度很快,一旦厮拼,难以应付,就算逃回大营,已经挫了汉军锐气,如何面对两位侯爷。不如先行部署,等待大队杀到,敌军倾巢出动,过去大半,然后再诱敌进沟,狠狠地咬他一口,再与大队汇合。 董健觉得假司马的想法更为成熟,给班超竖了大拇指,转身吩咐下去,全队退到沟尾,只留五十精骑,准备随时行动。正在这时,派出的联络兵带着另一曲人马摸上来了,军侯是霍延,说是半路碰上的。原来耿忠在班超出发后不久就派霍延接应,说是大军据此不过小半个时辰的路程,马上就会发动进攻。霍延是董健的好朋友,温校尉曾经比喻他俩是“胡萝卜不零卖,一卖都是一把的”,打仗时总是互相关照,不把对方独自放在险地。
关于这俩人的关系,还有一个少有人知的秘密。有一年霍延得了疟疾,病得快死了,叫董健通知他家人。董健到他家门口转了转,根本没进去,而是多方打听能救命的良医,遇到一位道长,说祁连山有一种青草能治疟疾,但过了采收季节。董健也不管那么多,骑了两天马找到采药人,背着那个老药师爬到山顶,找遍半架山采了一点点,老药师说够不够就看造化了,你快回去吧!董健二话没说,又骑了两天马赶回来,亲手为他熬汤服用,才救了霍延一条小命。 病好以后,霍延大恩不言谢,直接捎信给家里,想把自己的小妹嫁给董健,父母也同意,不意被董健一口回绝,气得霍延将董健拉出去揍了一顿,说自己妹子长得一朵花似的,你个黑不溜秋的浪子还有啥弹嫌的!可不管霍延如何拳打脚踢,董健就是不还手,也不吭气。后来打仗,董健胯上被匈奴人刺了一刀,眼看就要跌下马去,是霍延赶过来架住匈奴马刀,才使董健逃过一劫,趴马背上逃出激战漩涡。 养伤的时候,霍延去看董健,董健趴他臂上哭了,说他小时候见匈奴人**他的母亲,扑上去拼命,被一个壮汉一脚踢出好远,疼得他半天喘不过气来,成年后也很想有男女之欢,也很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女人,有一次跟老兵去逛窑子,结果很败兴,窑姐儿说是性太急了,点不着火也是有的,要他过几天再来,这个实诚的小伙子一连去了好多次,都是无功而返,后来那窑姐儿白拿许多钱过意不去,建议他找个郎中好好看看。他访遍凉州郎中,花光自己拿血和命换来的所有钱,才有一位老先生劝他别治了,治也白治。 从那以后,霍延就不再在董健面前提女人了,可是对董健却更加关心。他家就在凉州城里,有时能请假回家,每次回来都给董健带好吃的,还将他的衣服拿去家里缝补,董健就跑到霍延家拜了老人为义父义母,还要和霍延一起奉养老人,这俩人就真成兄弟了。据温校尉长期观察,董健勇敢胆大,这个世界好像没有他怕的,他手下也没一个怕死的,就是好赌,常把自己的钱财让部下赢得干干净净;霍延心细,考虑问题比较全面,经常帮部下解决实际困难,但过于抠门,谁想喝他一口酒都难。这俩人互补,的确是少有的搭档。班超估计今天也是他们前脚出发,霍延就主动要求跟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