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双雄对决之中日决战_第两百四十七章 积极布防(2) (第2/2页)
调过来大量的皇协军,要不然自己将面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难题。 岳晓光带领三十一师来到马当要塞后,没有急于和李韫珩见面,而是自己带人把周围地形吃透后,才去和李韫珩见面,而这个家伙正在准备办“抗大”,陈诚也打过招呼,所以李韫珩让三十一师按命令执行,因为自己没时间跟他去布防,岳晓光也不在乎,这种猪头不来指挥更好,省着给自己添乱,岳晓光带着手令来到基层基地开始布防,鲍长义也没说什么,不过当国军士兵看到友军手里的家伙时,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还有一门门往山上拉的火炮,国军士兵欢呼雀跃,都跑出来帮忙,而这里发生的事情李韫珩根本不知道,他也没兴趣,但是基层官兵知道来了大救星,决战的士气更足了,还有杜晖特意把精锐的炮兵都补充进31师,别人不知道,杜晖可明白为什么,他必须要攻击长江内的鬼子军舰,同时给31师装备的火炮也和其他部队不同,前文说过,杜晖几年前就让科研人员研究射程更远的火炮了,只要火炮的射程超过鬼子能进入长江的,小型舰船的火炮射程,那么鬼子在进攻这里的战斗中,将复出可怕的代价,并且自己还会派飞机进行支援,绝对会让小鬼子知道厉害的。 还有这里我要澄清下,杜晖派出去的战士从国军那带回来的兵,包括逃兵等和半路哗啦的各种武装大约一百多万,而历史上国军武汉会战的部队投入大约100万,现在这里的兵最多也就80万,这其中还有本来该出现的山西的中央军,比如郝梦龄的第九军等,还有大家知道国军抓壮丁的能力,这才勉强凑够80万人,这其中就有不下五十万左右的差值了,还有好多本来该死在南京而跟对长官逃出来的,还有黄河决堤,路上的老百姓直接参加军队的,毕竟有口饭吃,而杜晖派出去的人回来的也不少,最后一统计大约接近100万部队了,武汉这里的80万部队,还包括统计在册但是部队还没有到达的呢!并且国民党吃空饷的情况相当严重,其实在武汉这里的参战部队,如果不算杜晖的部队,也就60万部队出点头而已,这一仗关系到中国的命运和民众的抗战士气等众多问题,所以八路军也派了部队来参战,历史上大家都知道,八路军在山西和鬼子交手了,现在的山西不是我们不想打的问题,是鬼子连绥远都不敢来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瞻远瞩的毛主席决定派部队支援武汉会战,不过在蒋介石得到共产党要出兵来武汉的消息后,他居然拒绝了,并说明武汉能守住,让他们帮忙防守山西等地就可以了,后来还是何应钦出的主意,说如果让共产党来武汉,把他们的部队顶上去、、、、蒋介石马上就改变了主意,同意共产党派部队来保卫武汉了,随后共产党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率领师共计余人,浩浩荡荡的开出山西,来参加这次武汉保卫战,并且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前文说过,杜晖把东北军的武器装备都给了他们,共产党在精选了一下,装备了这3个师,轻重火力基本可以和蒋介石的中央军相媲美了,唯一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的粮食补给问题,毕竟那时候的共产党从来都是本土作战,现在出了自己的地盘,老蒋是什么人大家都清楚,历史上他党同伐异害了多少战士啊!当朱德他们第一次意识到战争中,后勤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时,还好他们遇到了杜晖,他们在进入湖北后,给养的问题就出现了,问题到了蒋介石这,蒋介石告诉他们自己解决,党国现在也不富裕啊!随后他们和杜预的运输兵团相遇了,情况到了杜晖这里,杜晖告诉杜预,让他保证一路上友军的吃饭问题,杜晖在一次的慷慨解囊让朱德他们感慨颇深,别人不知道,他们是清楚的,毕竟自己的部队也在山西吗?尤其是杜晖又是救灾,又是放粮,自己好多根据地的老百姓都跑去杜晖那边了,为什么,不就是杜晖是真心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着想吗?这不也是自己起来闹革命的原因吗?总是欠人家的人情,这以后该怎么还呢!呵呵这也是杜晖高明的地方,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将来要是发生什么事情的话,自己将永远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