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_第二卷 双雄对决之中日决战_第两百四十五章 人事变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双雄对决之中日决战_第两百四十五章 人事变迁 (第2/2页)

内阁于6月底组成,而侵略中国的计划已经运作好长时间了,所以通过了佐佐木一郎的作战计划,而佐佐木一郎挑选的军团长是经历过恶战的,所以他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过他忽略了一点,没照顾到帝国老家伙的颜面,而在佐佐木一郎如此顺风顺水的完成自己目标时,这些人不干了,而佐佐木一郎对继续死守或是攻击拿不定主意时,帝国高层已经帮他下了决定,攻击武汉,然后拿下长沙,直击重庆,冈村宁次、松井石根等都认为帝国现在的实力完全拿下、占领支那连一年时间都用不上,而佐佐木一郎如果没有停止进攻,也许现在已经到长沙城下了,而天皇也被巨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佐佐木一郎想组建的第四军等战略设想都被肯定,不过不是替换第一军,而是由松井石根担任军团长,其他不变,但是抽调第一军的第六师团、十六师团加入第四军团,同时把新建的12个战车师团中的第一个,也抽调给松井石根指挥,任务是拿下武汉,而冈村宁次出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土肥原贤二出任华南方面军司令,也就是接收第三军兵权,植田谦吉对东北的经济计划书,让他成为关东军副司令官,而第一军军团长是亲王,所以没进行调度,因为佐佐木一郎在军队中还是有点威望的,不过现在和苏联在张鼓峰周围地区的交涉不太顺利,有可能发展成战争,所以把佐佐木一郎的第四师团重新调入东北,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毕竟支那还是比较好对付的,而苏联还是比较强硬的,让佐佐木一郎去啃这个骨头好了,寺内寿一接任第二军军团长,就在佐佐木一郎还在为下一步计划该如何走而举棋不定时,帝国已经给他安排好了,梅津美治郎不但没有得到批评反而得到了褒奖,毕竟他收复了白城,同时还把杜晖的军队彻底的赶出了东北,大庆油田的事情和南京大屠杀的罪名,鬼子一股脑的都推给了佐佐木一郎,认为他在东北放置的战斗机太少是导致油田被毁的主要原因,而南京大屠杀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还有中国军民突然间的抵抗决心,都是佐佐木一郎指挥不当造成的,如果不是他指挥的这场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许他就会被当成替罪羊给直接处理掉了,还有石原莞尔,本来他就批评了东条英机,这下以他没有调动白城的部队救援梅津美治郎为例,也被免职了,后来佐佐木一郎听说后,在恳请大本营后,把石原莞尔调到自己的第四师团,任自己的作战参谋了,这主要是梅津美治郎在东北击败了杜晖后,让鬼子们觉得杜晖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才出现了目前的局面,接到调令后,佐佐木一郎大吃一惊,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忙于帝国各种建设,把最关键的人际关系给丢了,主要也不是丢了,是他真没时间去忙活这些“小事”,其实他这还不算什么,但是佐佐木一郎也没有失望,和苏联迟早有一战,那就从张鼓峰开始好了,同时让这些老家伙吃杜晖点亏,也让他们知道疼,长点记性,但自己走了,为了不让杜晖知道,他也和杜晖一样在大量修建防御的同时,让日军也搞进攻前的拉练准备,不过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和杜晖一样,大家坐下“慢慢聊”。不过都不重要了,因为佐佐木一郎不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和杜晖较量,佐佐木一郎是秘密的带着自己的第四师团北上东北的。

    日军各种命令下来后,军队调动速度很快,毕竟人家是铁板一块,而杜晖的军队前进速度也不慢,不过这只部队在哪里驻防就成了问题,这里涉及的问题太多,如果武汉防守成功,难道还能让杜晖部队进城驻守吗?而主要的战略要地也都是自己的嫡系在防守,如果让杜晖防守,以后如何把他们撤下来这都是问题,不过杜晖的部队也进入武汉区域了,蒋介石很看重这次会战,所以亲自飞临武汉督战,并让杜晖来武汉,他要听听杜晖的意见在下决定,如果可以他真想把重要据点都交给杜晖防守,老蒋到什么时候在用人的问题上都会有所保留的,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改不了了。

    双方都在进行战前的准备工作,时间的车轮已经到了1937年底了,鬼子和苏联的摩擦一直都存在,只是谁都不知道,佐佐木一郎的第四师团在和苏军交手后,世界格局马上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