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就摸一下  (第2/2页)
他怀中的罗盘开始剧烈“挣扎”,发出“嘤嘤”叫声,如同婴儿哭泣一般,可声音中却透着一股子欣喜和急切。    “嗖……”    最终,罗盘摆脱了他的控制,悬浮在土屋中央,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好似一轮直射的太阳,瞬间照亮整间土屋。    “太阳”下面,有一张床,床的材质通体都是汉白玉,比枯井下内的材质更加纯粹。    更奇怪的是,玉床上坐着一个身着道袍头戴发簪的男子,男子盘着双腿,紧闭双眼,道袍遮住了他的全身,只露出头部和脖颈。    道人鹤发苍颜,玉须飘飘,颇有风度,左手高举虚托,好像原本拿着什么东西,右手握着一柄微闪精光的桃木剑。    道人一出现,刚才还在呱呱叫的癞蛤蟆立马偃旗息鼓,静悄悄趴在一旁,畏畏缩缩,浑身颤栗,似乎很怕这道人。    有了之前癞蛤蟆的教训,刘辰克服心中的恐惧,走上前,用手试了试道人的鼻息,确定道人已经羽化。    对于,刘辰这种考古出身常年和死人打交道的人来说,活人比死人更可怕。    但看他面色红润,皮肤蕴含弹性,活灵活现。    “莫非老道体内藏有明珠,帮他驻颜。”刘辰想起看过的考古学典故,想到一种可能性。    他转到尸身后一看,除了袒露在外面的头颅和双手,道袍遮住的部分竟全是骸骨,也就是说露在外面的是rou身,别道袍遮住的是死人骨头。    刘辰感到头皮阵阵发麻,匪夷所思。    就在这时,悬浮在空中的罗盘,不再“嘤嘤”叫喊,缓缓飞落道人左手中,光芒敛去,好似物归旧主一般完美。
    “难道这罗盘原本就是这道人的。”刘辰的心里滋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    罗盘复位,整个土屋内又陷入一片黑暗。    他摸了摸脑袋,好在矿灯还在。    借着矿灯微弱的光亮,刘辰开始四处转悠,琢磨着如何离开这个鬼地方。    癞蛤蟆安静地跟在他的后面,亦步亦趋,如同乖宝宝。    “不要冲动,只要它不向我发动进攻,我就不搭理它,哎,全身也仅剩这两件衣服了。”刘辰恨恨地想着。    一人一蛤蟆,借着微弱的灯光摸索着前行。    这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没有门窗,长宽两丈有余,很高很空旷。整个屋内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玉床。    “奇怪,与外界不通,感觉不到空气流通,但却也没丝毫窒息感。”刘辰摸着墙壁,在心里琢磨开。    突然他发现黄秃秃的墙壁上挂着一卷绢帛。    长约三尺宽约尺余的杏黄绢帛上,写着龙飞凤舞的大字,一看就是狂草。    上书着一副五言诗句,道:    “生门有人来,死门有鬼去;    阴阳两相交,乾坤日月浮;    利剑出鞘日,掌中百万兵;    龙血蛤蟆心,口吞阴阳鱼;    身后天下事,推背途中述;    前世今生缘,寰宇辰天下。”    “李淳风……”    后面的落款印鉴竟是李淳风,不可思议。    “莫非玉床上的道人是李淳风…这怎么可能……”    “道藏上记载李淳风不是仙逝在阆中……”    “难道这里才是李淳风仙逝的地方……”    “屋里没有其他线索,看来能不能出去关键在这六句偈语……”    一幅幅画面在刘辰的脑海中呈现,一条条信息汇聚在他的心里。    李淳风,唐代岐州雍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御用国师,擅长天文六爻之术,以推背图准确预言唐代以后中国两千年的命运而闻名天下,死后葬于风水名城阆中……    “等等,古岐州雍人不正是今天的秦西省雍凉县,不正是在关中平原西部……”    “原来这里是李淳风的出生地……”    “难道玉床上的白须道人真的是李淳风?”    “那么阆中的墓,莫非只是衣冠冢……”    此地是风水中的死地。    可是井下的暖玉,奇花,蟾蜍,黄土,还有这间没有空气流通却没有半点窒息感的黄土屋。    这里处处透着生机。    绝地。    生机。    绝地中透着生机。    阴阳相生相克,绝地逢生,不破不立,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不生不死,不死难生。    刘辰看着羽化的道人,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只有李淳风这样的风水疯子,敢把自己葬在这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