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1俘虏归来 (第1/2页)
【本书作者推荐:百度搜索云来閣,看本书最快的VIP章节,或直接访问www.yunlaige.com】 一如苏游所想,一逃再逃的段如珪早已成了惊弓之鸟。 回到老巢铁甲堡之后,段如珪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坚壁清野。铁甲堡周围的村庄小镇的居民,一直折腾到第二天天亮,这才基本上连人带物弄进了城中。 方圆七八里地的铁甲堡,城中拥挤了七万余居民,又有两万左右的士卒。 这七万多子民,便是段如珪最大的财富,也是他所能依靠的屏障。 段如珪显然不可能再去挥霍自己手中剩余的士卒,所以,他除了派出必要的斥候前往福宁城和濮部探查之外,便只有龟缩一途了。 铁甲堡是段如珪的大本营,里面的粮食虽然比不上董卓的坞堡中所藏,但这些粮食支持城中的近十万人吃上两三年还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而联军所在的福宁城,却与大理和昆川相聚几千里,他们想要把粮食运过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所以段如珪的心中,便只有一个拖字诀。 战争最终拼的还是消耗,段如珪显然知道这个关键所在,所以他相信只要击退联军的一次进攻之后,他们必将因为耗不起而撤走;到时候他便可东山再起,各个击破了。 段如珪怀着这个心思,一早起来后便照例巡视了一圈自己的领地,一路上鼓舞着士卒们的士气,又命他们积极做好备战的准备,呼吁士卒们定要给来犯的联军迎头痛击。 这一天便在士卒们的翘首以盼中,悄然离去。 段如珪唯一感觉有些遗憾的是,派往福宁城探路的那些斥候们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有了昨晚从福宁城南门撤退之前派出斥候的先例,他的心中便难免有种不良的预感。 这种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坏的消息。 段如珪中觉得联军今晚十有七八会突袭铁甲堡,问题是,他们的牙口咬得下铁甲堡吗? 夜幕降临时,天上的月牙儿也同样悄然地落到了西山之后。 铁甲堡北门的守军虽然伸手不见五指,却还是警惕地监视着北面道路上传来的任何动静。 一阵轻风之后,也不知哪个士卒首先惊讶地嘀咕了起来,“我刚才怎么感觉北方传来了一阵马蹄声?你们听见了吗?” “是吗?会不会是你小子成了惊弓之鸟?”守卫北门的小队长此时正在他的身后,话是这么说,他还是命人下了城头,用耳朵贴着地面听声去了。 另一个小卒得令,听了好半晌,才回报道,“好像还真有人马奔了过来,八百人不能再多了。” 城门小队长皱了皱眉,其实都不用那个小卒报告,他便已经看到了从北面奔来的骑兵举起的火把,此时他们正好转过一个山坳,——他们的队形已经完全暴露在城门小队长的眼中。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敌人会狂妄到用这一千都不到的人马来攻城? 尽管心中大惑不解,城门小队长还是命另一个小卒急速地把自己所见第一时间向城主段如珪做了急报。 段如珪显然对这种情报也有些纳罕,段如玉则自告奋勇地要亲自前去查探,段如珪点头应允,只让他万事小心。 段如玉领命,出来后又带了近百亲随,打马往铁甲堡北门而来。 刚上了城头,段如玉便听到下面的人高声呼喊,“请把城门打开,我们真的不是jianian细,我们虽然被俘虏,却誓死未降啊” 段如玉听着声音,似乎便是自己军中的一个百人队的队长,当即皱着眉头向城门小队长问道,“这什么情况?” 城门小队长见段如玉赶了过来,心下终是松了口气,苦笑着说道,“城下的着七八百人的确都是我们从福宁城中撤退时丢下的兄弟,但我不敢确定他们现在的身份,所以不敢轻易放他们进来” 城门小队长的意思,段如玉岂能不懂? 如今正是非常时期,在没有百分之百确认城下这些人是敌是友的情况下,他显然不敢把他们放进铁甲堡,要不然被他们抢了城门去,岂不坏事? “你做得不错。”段如玉点头对城门小队长夸了一句,但他到底也是感性的人,他看着城下的小队长原本就很脸熟,听得他们苦苦哀求表明身份,又看着他们手无寸铁,当即便有些心软起来。 脑中挣扎了一阵,段如玉便对城门小队长命令道,“行了,放他们进来吧,他们手无寸铁,即便投降了敌军又能如何?” 既然领导都开了口,城门小队长虽然还有些狐疑,却也担心以后与这些被俘虏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