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吧,大圣_第三章 闯荡江湖耍猴戏 可怜兮兮被人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闯荡江湖耍猴戏 可怜兮兮被人欺 (第1/2页)

    “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

    不知过了多久,木箱中蜷缩的“萌猴”被阵阵锣声惊醒。它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隔着箱子的孔洞循着声音向外好奇的张望。

    “都来看都来瞧,精彩猴戏来到了。来得早了早点看,来得晚了晚点瞧。”扯着沙哑的嗓子吆喝的不是别人,正是把“萌猴”迷晕的自称“猴爷”的中年男人。此人姓罗,名玉林。老话说: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故而山中之王谓之虎,林中之王谓之猴。他的名字玉中带王,又是林中之王,正是一个利于驯猴养猴的好名字。他十岁起开始跟着父亲学耍猴戏,闯荡江湖三十多年,江湖人称“罗猴儿”,在耍猴行当中也算小有名气。

    猴戏,又称“耍猴儿”,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罗玉林祖祖辈辈都以耍猴为生,这个历史甚至能追溯到汉代。罗玉林老家猴县的沙质土壤令农作物生长匮乏,人多地少使村民们找到了耍猴这条谋生出路。早些年,耍猴这个行当可比在家种地强多了,猴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出去耍猴的。罗玉林三十岁的时候就用耍猴赚的钱从外地买了个媳妇回来,还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也是靠着耍猴,又在老家建起了两层小楼,虽然走南闯北辛苦些,倒也知足。

    耍猴人总是给人一副乞丐般的邋遢印象。罗玉林虽然只有四十多岁,却因常年漂泊在外,风餐露宿,面相上看起来要老成得多,脸上爬满了蚯蚓一样的皱纹,头上也早早地秃了顶。你看他灰头土脸,胡子拉碴,人也长得干瘦,上身穿一件发了黄的灰白相间横纹短袖汗衫,腿穿一条皱皱巴巴的浅青色七分裤,脚上趿拉着一双沾满灰尘的蓝拖鞋。他用手堵住一个鼻孔,狠狠的擤了一下鼻子,一股鼻涕便从另一个鼻孔喷出来溅在地上,又在裤子上抹了抹手上的残渍,这埋埋汰汰邋邋遢遢的样子着实和乞丐没什么分别。

    像乞丐也就罢了,他偏又是个“酒蒙子”。别看平日里他沉默寡言老老实实,只要喝上一口小酒,耍起猴来那是生龙活虎,神采飞扬,就仿佛变成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活猴儿”,整个人完全陶醉在猴戏之中。这不,他又从兜里掏出不锈钢便携小酒壶,一仰脖灌了一口,又用擤鼻涕那只手抹了抹嘴,脸上的皱纹立刻像蚯蚓一样蠕动着舒展开来。

    乘着酒兴,他更加卖力地抡着锣槌,不断地击打着那个破裂了一道纹的铜锣,这道裂纹的由来还有个故事。那是十年前,他耍猴时遇到一帮小混混,围住他要收“保护费”。年轻气盛的他当时拼命反抗,宁死不屈,也把那帮歹徒惹火了,一个小混混抽出一把砍刀,朝着他的脑袋一刀劈下来,他慌忙中用这个铜锣一挡,挡过了刀锋,捡回一条命,那铜锣却留下了一道裂纹。锣的声音本应是“咣咣咣”的,由于裂了一条纹,声音就不那么通透而均匀了,变成了沉闷的“duangduangduang”,不带混响,不带余音,在这城市边缘一隅空地上显得单薄而凄凉。

    尽管如此,这在平日里并不常见的耍猴表演还是吸引来一批忠实观众。最先闻声跑来的是几个年纪不大的孩童,他们欣喜地大叫着:“耍猴的来啦,耍猴的来啦!”接着便围过来一群刚放学的小学生,一边逗着猴子一边争论着“人是不是猴子进化来的”,也有好奇过来凑热闹的成年人,抱着婴儿的,跨坐着摩托车的,远远地瞅着,仿佛在重温童年的回忆。

    罗玉林鞋底踩着绳子,绳子另一头拴在猴子的脖颈上。那猴子无论怎么跑,都跑不出以他脚底为圆心的圈子。他先是放长绳子,让猴子走上几圈,绕出一个不大的空场,这叫“晃场子”。只见那猴子时而翻筋斗,时而打倒立,时而学敬礼,时而背着手两脚走路,逗得众人捧腹不止。

    罗玉林面对层层的观众,总要谦虚一番才开始表演猴戏:“小小锣锤七寸长,各样把戏里面藏。有人懂得其中妙,不是师父是同行!”

    他一张嘴说话,就让人注意到他嘴里因为少了一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