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赴死 (第2/2页)
是走吧,刚刚我看到县丞和县尉两位大人,已经偷偷地溜走了。县兵也跑了不少。”薛灵小声道。 “我是一县主官呢!”薛守业苦笑道:“我算不上一个好官,但总要守到最后一刻吧。这样以后皇帝陛下追查起来,我也有个托辞是不是?” “这个新皇帝,能不能坐稳江山还不好说呢!”薛录嘴巴一扁,道:“要是他被打败了,还怎么追查老爷的责任。”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江浩坤就是能成事儿的人吗,我看不。以后我们是要在越京城讨生活的人,万一让这位陛下记上了我,那还有好日子过吗?再熬熬,等看到了他们的旗子,我们马上就跑!”薛守业苦笑着道。“就算是跑,我也要是这石林城最后一个跑的人啊!” 薛灵不说话了,老爷读书多,读书人的心思,他总是不懂得。 大雨如注,雨中有人影,如飞而来。 薛守业一怔,瞪大眼睛,看着那人,穿着普通百姓的衣裳,仅靠双脚,竟然是疾逾奔马,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越跑越快,凌空而起,双**替踩在城墙之上,竟然就这样蹬城而上,薛守业目瞪口呆,薛灵更是吓得连手上的伞都掉在了地上也浑然不知。 来人一跃下城,站在了薛守业跟前。 “你是?”薛守业的眼睛盯着来人,他看到,顺着雨水落下的还有鲜红,那是血。 “你是石林县令?”来人反问道。 “是!”薛守业回答道。 “县城里有多少人马?”来人径直问道。
“就只有我了!”薛守业指着自己的鼻子,想了想,又指了指身后的薛灵,“还有他。” 来人一怔,旋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笑了笑:“那赶紧跑路吧,你这里还有多余的马吗?我要赶回去报信。” “你是朝廷的探子?”薛守业问道。 “不错,江浩坤正式起兵造反了,现在数万蛮军正向着石林扑来,这位县令大人,赶紧跑吧!”探子道。 “蛮军?”薛守业一怔。 “对,蛮军,数万蛮军,江守坤与山里的蛮子勾结在一起了,这一仗,有的打了。”探子摇摇头:“有马吗?” “有,有的。薛灵,快去为这位壮士备马。”薛守业的声音有些颤抖。“你和这位壮士马上离开石林县城。” 薛灵一怔:“老爷,您呢?” 薛守业沉默了一会儿:“如果是江浩坤来,我就跑了,但是蛮子,我就不跑了。” 薛灵呆了,那个探子也呆了。 “这位县令大人,你脑子没有坏掉吧?”探子惊诧地看着薛守业,当真论起级别来,他脑袋上的官帽子倒也不必这位县令大人小:“蛮兵比起抚远镇的反军来说,只怕要凶残十倍,你孤家寡人一个,手无寸铁,留在这里找死啊?” “江浩坤造反,不过是同族相争,蛮子下山,则有可能是华夏之祸,我,不走!”薛守业转头看着探子,脸上看不出有什么激昂之色,“这位老兄,带着我这位仆人赶紧走吧,马就只剩下两匹了,既然是蛮子,你们就得快些跑了。” 探子怔了半晌,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一抱拳问道:“敢问大人姓名?” “姓薛名守业!”薛守业挥了挥手。 “老爷,你不走,我也不走!”薛灵大叫了起来。薛守业不作声,只是看向那探子,探子会意的点点头,一掌劈在薛灵的脖子之上,然后将翻倒的薛灵提在手里,大步下城,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看都会薛守业,“小瞧你了,读书人中,也是有好汉的。” 薛守业展颜一笑:“我不是好汉,读书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也。” 两马远去。薛守业在城门楼子里倒腾了一阵子,竟然翻出了一罐酒来,一手提罐,一手拎着酒碗,在飘泼大雨一般的城头之上坐了下来。 酒倒入碗中,殷红如血,轻轻地抿了一口,昔日鲜美的酒中,却怎么带上了一丝血腥味。 蹄声如雷,盖过了飘泼雨声,薛守业站了起来,看向远方。 一队队的骑兵正在雨中向着石林城而来。片刻之后,便在石林城下汇集成一股钢铁洪流。 薛守业端起一满碗酒,扬声大笑道:“兀那蛮子,还记得千年之前血流成河么?” 城下,一柄铁弓扬起,嗖的一声,一箭穿破雨帘,射穿了薛守业的咽喉,他应声落城,手中鲜红的葡萄酒如血一般,自城头飘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