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经典书籍(收藏备用) (第3/4页)
《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19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学著作之一,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之一。 27、《西方美学史》 作者:朱光潜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或者说,在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背后,我们所感受到的乃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博的跳动,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历程——请跟随朱光潜先生来一次西方美学的精神漫游吧。 28、《长尾理论》 作者:[美]克里斯·安德森 本书讲述了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变了长尾的经济价值。本书中阐述,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hits)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misses)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比如,亚马逊网络书店的销售额有四分之一来自于排名10万之后的书籍。本书适合所有希望了解产品与市场的同学阅读。 29、《理想国》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城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地一,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 30、《菊花与刀》 作者:[美]鲁斯·本尼迪克特 《菊花与刀》的前身是一份研究报告——作者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写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后来在原报告基础上加上前后两章,即成此书。此书于1946年发表后反响巨大,亦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因其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60多年后依然长销不衰,成为文化人类学的典范之作,是了解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民族的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31、《激荡三十年》 作者:吴晓波 本书记载了1978-2008年间中国的企业变革,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32、《经济学原理》 作者:[美]N.格里高利·曼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现代社会中经济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所有的大学生都该懂点经济学,而这本书无疑是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入门经典。 33、《悲惨世界》 作者:[法]雨果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文中真实的故事,丰富的人物内心和故事包涵的深刻意义,使读者们都体会到作品有一种深远的分量感,也让一代代的人深深感动。 34、《芙蓉镇》 作者:古华 古华借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上,一个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在“四清运动”及“特殊时期”中的坎坷遭遇,向我们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数十年间整个国家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欢乐,更重要的是后来人对这些事情痛苦和欢乐的思考,教会我们不要忘记。 35、《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一本呕心沥血写成的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路遥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代表展开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故事的广阔和深刻可谓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可读的书之一。 36、《老人与海》 作者:[美]海明威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故事。海明威电报式的简洁有力的写作风格,“冰山”原则指导下的荡人心魄描写,都在这片文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海上捕鱼老人的拼搏、勇毅、不屈服,让每个人心中都波涛汹涌。
37、《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出版。在书中,作者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二战中日本普通民众如何变成丧尽天良的战争机器,更精彩分享请加扣扣:七六三一二八三九二!“特殊时期”中的单纯学生又为何会作出那许多丧心病狂的举动?个人到群体的变化总是叫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此书的解释,或能稍解你的困惑。 38、《红与黑》 作者:[法]司汤达 年轻人于连一步步向上爬却最终跌落谷底,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之父司汤达借此批判法国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赤裸裸的斗争。与此同时,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写作风格。 39、《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清末文史学和考证学的大师王国维先生留给了我们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文学批评著作,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40、《战争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