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文素材系列生存,需要智慧 (第2/3页)
就是缘于这个因素。 6、固执 马嘉鱼 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为渔人所获。 [点评] 马嘉鱼的固执是可悲的,但它的这种固执在生活中又是十分常见的。生活中人人都有所谓的经验和妙招,总认为可以自如地应付一切局面;而如果不能全面考虑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就极容易误入歧途。 7、老鹰的再生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cao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得力再过30年的岁月! [点评]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在需要作出如此艰难选择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地决策,如果优柔寡断不能正视自身已经存在的缺陷就很容易使自己走向死亡。 8、苍蝇 美国康奈尔大家的教授三好威克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们向着光亮不断碰壁,最后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后在瓶子里换上几只苍蝇,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原因是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变方向,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总会飞向瓶颈,脱口而出。 [点评] 我们可以看到,苍蝇的横冲直撞远比蜜蜂坐以待毙高明得多。面对困境,我们应该运用大脑多想办法。“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博览社会] 如果说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可以给我们人类的生存提供智慧参考的话,那么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就更要有智慧成份了。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生存的智慧是多姿多彩的。 1、金猫 一位工程师和一位逻辑学家,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一次,两人相约赴埃及参观著名的金字塔。到埃及后,有一天,逻辑学家住进宾馆后,依然习以为常地写起自己的旅行日记。工程师独自倘佯在街头,忽然耳边传来一位老妇人的叫卖声:“卖猫啊,卖猫啊!” 工程师一看,在老妇人身旁放着一只黑色的玩具猫,标价500美元。这位妇人解释说,这只玩具猫是祖传宝物,因孙子重病,不得已才出卖以换取住院治疗费。工程师用手一举猫,看起来似乎是用黑铁铸就的。不过,那一对猫眼则是珍珠的。 于是,工程师就对那位老妇人说:“我给你300美元,只买下两只猫眼吧!” 老妇人一算,觉得行,就同意了。工程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宾馆,对逻辑学家说:“我只花了300美元竟然买下两颗硕大的珍珠!” 逻辑学家一看这两颗大珍珠,少说也值上千美元,忙问朋友是怎么回事。当工程师讲完缘由,逻辑学家忙问:“那位妇人是否还在原处?”工程师回答说:“她还坐在那里,想卖掉那只没有眼珠的黑铁猫。” 逻辑学家听完,忙跑到街上,给了老妇人200美元,把猫买了下来。工程师见后,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买个没眼珠的铁猫!” 逻辑学家却不声不响地坐下来摆弄琢磨这只铁猫,突然,他灵机一动,用小刀刮铁猫的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的是黄灿灿的一道金色的印迹,他高兴地大叫起来:“正如我所想,这猫是纯金的!” 原来,当年铸造这只金猫的主人,怕金身暴露,便将猫身用黑漆漆了一遍,俨然像一只铁猫。对此,工程师十分后悔。此时,逻辑学家转过身来嘲笑他说:“你缺少发现问题的眼光呀!你应该好好想一想,猫的眼珠既然是珍珠做成,那猫的全身会是不值钱的黑铁所铸吗?” [点评] 这就是发现的智慧。所谓的发现不是光能看到事物的表面,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够透过表面的假象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2、晒太阳的猫 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后坐在门前晒会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那种悠闲、舒服的样子在斐塞司眼里真是好玩极了。 时间一分一分地流走,太阳一步一步向西边走去,渐渐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慵懒的身躯,又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 每隔一段时间,猫都会随着阳光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睡觉的场地,主一切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司空见惯,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面?是光和热还是其它有原因? 对,是光和热。 猫喜欢呆在阳光下,那么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此时,他并没有“一闪了事”,而是认真地思考起这进而的学问所在,再经过长时间的琢磨研究,斐塞司博士将这一再普通不过的现象转化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治疗法的引发点。之后不久,日光治疗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为一只睡懒觉的猫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点评] 这就是思考的智慧。思考,就是不止于自己眼前所看到的,而要经过思考,将眼前所见向别处移想。在思维的转移中获得新的启发,进而取得另外的收获。 3、贝尔的发明 电话机是谁发明的?恐怕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说出美国发明家贝尔这个名字。不过在贝尔之前,还有一位发明家曾为研制电话机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他就是莱斯。 莱斯研究过一种传声装置,能用电流传送音乐,可惜的是不能用来传送话音,无法使人们互相交谈,莱斯研究过的这种传声装置之所以不实用,除了其它原因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这种装置里的一颗螺丝钉往里少拧了1/2圈——大约5丝米。 贝尔在莱斯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采取了新措施,例如:不使用间断的直流电,改为使用连续的直流电,从而解决了传送时间短促,讲话声音多变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莱斯装置中的那颗螺丝钉往里拧了1/2圈。 莱斯的疏忽被贝尔发现并纠正了,奇迹也随之出现;不能通话的莱斯装置神话般地变成了实用的电话机。 失之毫厘,谬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