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蛊布天下_034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46 (第4/4页)

有比这还要好的消息,脑中不断重复着这句话,陈志谦唇畔笑容越来越大。

    小王爷这是怎么了?见惯了他寒冬腊月冰冻三尺的脸,如今乍看这般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惊讶之下青霜戒备之心更盛。

    “王爷,您会高兴吧?”

    “高兴!当然高兴!”

    喜上眉梢,陈志谦觉得他前后两世从没有这么高兴过。

    在码头上陈志谦开始醒悟的同时,码头边停泊的黑漆漆的船中,跟随陈阳下了船舱的阿玲也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这艘船虽然从外面看起来不打眼,但里面却别有洞天。船舱吃,整个舱中除去船夫划桨所在之处外,其它地方没有丝毫阻隔,完全是个开阔的空间。而此刻这个四四方方、略显幽暗的空间内,堆满了一块块散着油光的黑炭。

    “这么多?”

    自打沈金山以黑炭要挟,让原本与蒋家签好契书的蚕农无奈毁约后,阿玲就对此事格外重视。

    名义上她是墨夫人的徒弟,而墨夫人精通术数,李大儒教她课时也对此有所涉猎,阿玲曾就此事专门请教过。翻出蒋家历年生丝卷宗,师徒二人就此入手,算出了渡过这场倒春寒大致要用的黑炭数目。

    当时阿玲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算,结果算出来后,她现以箫家停泊在码头的那艘船,就算全部装满也不可能度过这场倒春寒。惊喜之下她将此消息告诉阿爹,结果却被泼了一盆冷水。阿爹叹息着告诉她,箫家现在控制的不是那一艘运煤船,而是整个州府的运煤路线。

    当时她不解,还问过可不可以找潘知州帮忙。阿爹这才详细跟她解释了知州与同知间的不同,潘知州名义上是本州最高长官,可具体水路却是归下面的吴同知管。官再大,县官不如现管。

    解释完后阿爹叫她不要担心,说他自有法子弥补损失。可阿玲却还是想到了其它地方,前世阿爹死在路上,跟他一道出去的蒋家人甚至一个都没回来。按理说这么大的案子,应该很容易就找到蛛丝马迹,可她报官后却久久没有动静。

    本州水路达,吴同知掌管水路,且他又恰巧与箫家交好,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从刚重生起她阿玲便有个疑惑,箫矸芝不过是比她大个一两岁的姑娘,能耐再大也不可能突破阿爹身边层层防守将其杀害,即便加上箫家,也不可能蒋家商队没一个人活着回来,这其中定是另有玄机。重来一次,她早已不是前世十三岁时那个天真的姑娘,虽然没有确实的证据,但她心下已经有了谱。

    而通过阿爹偶然间的话,她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或许前世阿爹的死、蒋家的败落,比她想象中还要复杂。

    这些念头在她心底升腾,然后就再也压不下去。不过这次她并没有像刚重生时那般慌乱,一口吃不出个胖子,有些事总得慢慢来。

    将这些念头搁在心底,看着眼前的黑炭,阿玲止不住心中兴奋。

    “有了这些黑炭,这场倒春寒就能熬过去了。”

    看着她弯起的眼,陈阳声音也变得柔和:“王爷也这样说过。”

    “玉哥哥?”

    陈阳点头,虽然因阿玲能准确认出他那张过分平庸的脸,他对其颇有好感,可他心中最佩服的还是自家文韬武略样样出类拔萃的王爷。

    在他被小王爷派到蒋家姑娘身边做暗卫后,邵明大师曾暗中点拨过他,要多多在蒋家姑娘耳边,帮小王爷美言几句。

    大师说话那当口他有些不明白,过后又仔细想了想。小王爷都把他这个最得力的暗卫派到蒋家姑娘身边,意思简直再明显不过。而蒋家姑娘呢?虽然长相不算美艳绝伦,可胜在眉眼讨喜;论才学也不如京中那些官宦人家的姑娘,可她心思单纯没那么多算计;最重要的是,她性格平易近人,相处起来很舒服。

    总而言之陈阳觉得蒋家姑娘很不错。

    跟在小王爷身边十年,他自问也算了解王爷性格。京中那些达官显贵喜欢联姻,强强联合让彼此关系更加稳固,进而在朝堂上守望相助,这也是一种维持利益的方式。可小王爷什么出身?有亲舅舅在后面当靠山,他需要这种点缀?

    撇开出身不说,以小王爷性子,向来对看不顺眼的人不屑一顾。真让他娶一位不熟悉的高门贵女做助力,不用别人,他自己先得把喜堂顶子给掀了。

    这样想着他也回过味来,自幼带大王爷,邵明大师多了解他脾气,肯定也想到了这点。明显小王爷看蒋家姑娘顺眼,而蒋家姑娘本身又是个不错的姑娘,所以干脆把两人撮合在一块。左右他看蒋家姑娘顺眼,自然对此事乐见其成。

    当即他便从最开始说起,把小王爷如何找到州府放炭的地方,然后又是怎么打通内部关节,神不知鬼不觉把石头掺进炭里,最后又是如何在征募军饷宴如此忙碌的时刻抽出功夫调来船只,亲自监督此事,整个过程说得清清楚楚。

    不同于青霜,陈阳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暗卫,什么事能说什么事不能说他都清楚。即便他很想把从东山初见起,不对,是从刚来青城开始奉命监督起,小王爷所费的那些心思一股脑全都说出来,可最终他还是忍住了。

    可即便不说那些,只有眼前的黑炭之事,对阿玲来说也最够了。

    真实的行动永远比甜言蜜语更能打动人,听到玉哥哥那般辛苦,征募军饷宴前赶往州府,亲自易容混进看守黑炭的府兵中弄清形势,又在码头装船时趁着月黑风高,迷倒箫家船上所有人,然后用高的轻功将石头与黑炭调包。

    “搬那么多炭,他胳膊得多酸啊。”

    陈阳脸色一僵,为了突出小王爷的神勇,他适当地夸大了些。但现在……好像是吹牛吹过了。

    “还好,王爷武艺高强。”话已说出,就没有再收回的道理。虽然实际情况是小王爷伪造了一艘相似的船,神不知鬼不觉把两艘船对调,然后把顶上一层炭搬到那艘船的石头块上。不管搬多搬少,王爷总归是搬了,他也不算说谎。

    “武艺再高强也会累啊,玉哥哥又不是铁打的。”

    看着面前的黑炭,阿玲陷入了nongnong的愧疚中。

    “蒋家缺不了极品生丝,完不成进贡任务那可是杀头的大罪。虽然阿爹与沈金山有协议,但箫家那等小人,谁又保证到时会不会出尔反尔。掌握住黑炭,把生丝契书夺过来,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可运煤路线掌控在箫家手里,蒋家是真没有办法。她隐约能猜到阿爹的法子,不过是利用舅舅那边的虚以委蛇,突然断了箫家的桑蚕叶供应。当时箫家与蚕农签契书时承诺过,桑蚕叶和黑炭他们全都包,如今少一项自然算箫家理亏,这样箫家就不得不服软。

    这法子乍听起来可行,可真正实践起来还是有隐患。沈金山那边完全可以鱼死网破,直接让这一季的桑蚕颗粒无收。到时箫家不过损失一季收成,而作为皇商的蒋家交不上进贡的布匹,上面有心怪罪的话,完全会引来覆家之祸。

    青城绸市以胡沈两家最强,蒋家倒了受利最大的便是箫家。以箫家的行事风格,完全有可能这样做。

    或许阿爹可以从中周旋,总之那样风险很大。

    而如今看到这满舱的黑炭,她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玉哥哥解了我蒋家的燃眉之急,而前面我却那样误会他。”

    想到这她懊恼地抓起流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