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 一二九事件(下) (第3/3页)
其反感你们的做法。如果有不同意见,让我们到最高会意提出这些问题,让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案。”
古里亚认为,近年来他不止一次成功地阻止或防止了事情发生危险的逆转。他相信,今天他仍能改变局势。他告诉来访者:“你们和派你们来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你们会毁掉自己,但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去你们的吧!但是你们也将毁掉这个国家,毁掉我们已经做的一切。告诉派你们来的委员会吧。” “我们即将签署联盟条约。我们已同各共和国一起,准备就食品供应、燃料和金融问题做出重大的决定,以便尽快稳定政治经济形势,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给人民以更多的机会在各方面进行发展。我们马上就要达成协议了。当然,我们还没有达成充分协议:双方都没有摆脱猜疑。这种猜疑存在于各共和国和中央的关系中,也存在于各派政治力量和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中。但是寻求协议是唯一出路。它已经有了眉目,我们已经开始向前迈进。只有一心要自杀的人才会现在在我国实施紧急状态。我同此事毫无关系。” 话不投机半句多。军人出身的瓦连尼科夫干脆说:“交出你的辞呈。” 古里亚态度坚决:“这两件你们一件也得不到——把这告诉派你们来的人吧。” 古里亚接着说:“实际上,我有可参会见许多共和国的领导人来讨论这些问题。1o日我们将签署联盟条约。11日将举行联邦委员会会议。我们将在内阁会议上讨论达成协议的事项。我们必须作出某些决定。但不是用你们要使用的方法。” “就算你们强行让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此后会怎么样你们能不能至少制定出接下来一天的计划以及以后的几个步骤——再下一步怎么办国家将拒绝这些措施,不予支持。你们想利用困难和人民的厌倦,你们以为他们准备支持任何一个独裁者!” “我们……” 古里亚根本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又说:“我建议召开一次最高人民代表大会,在那里解决一切问题。你们对现状担忧吗我们也都担忧。你们相信需要紧急措施。我持同样的意见……我将捍卫政策的三个主要方向:寻求一致,扩大改革,与国外合作。特别是因为,在这决定性的阶段,其他国家愿意同我们合作。” 赋有使命的来访者当然不会妥协,古里亚也毫不让步。争吵的最后,古里亚说:“那么就这样吧。没有什么可以再谈的了。回去报告,我绝对反对你们的计划,你们将被击败。” 会面就这样结束了。 …………………………………………………… 大明帝国,特区。 俄国爆发的一二九政变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与之比邻的大明帝国自然更为关心。昨晚首辅张孝达就公开表示了对耶夫洛尼的支持,以及对政变者的谴责。 大明生怕俄国重新走上冷战的老路,与大明持续的对耗下去。双方都是核武器大国,武力颠覆对方政权这种事想都不要想。既然不能消灭,那就只能对峙。 然后就又陷入了之前三十几年的圈子,俄国人满世界的煽风点火,大明追在尾巴后面灭火。俄国人花费一卢布,大明就得投入十人民币。 “阁下,莫斯科的政变,显然是有强力人物支持的。亚纳耶夫、柯留奇、帕夫洛夫、巴克拉诺夫,这些人全都是俄国高官。他们的参与,会让政变的可能性大增。”大明国家安全顾问忧心忡忡的说:“我们认为其可能性达到百分之七十。所以我建议不要截断和他们联系的桥梁。” 张孝达皱着眉头,思索着国家安全顾问的话。 “事情没那么夸张!”一个声音从客厅外传来,紧跟着一个中年人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看着来人,首辅张孝达笑了:“佩纶,你总算来了。” 来人是张佩纶,曾经的李鸿章幕僚长,现在的大明国家情报委员会主任。大明国家情报委员会,是大明情报机构里一家专门负责中、长期策略思考的组织,冷战中期成立,负责编制国情评估等报告,也支援情报首长做出判断。 张佩纶冲着张孝达微微鞠躬:“首辅阁下,让您久等了。因为我需要很多情报去分析,所以迟了一些。” 他就坐后说:“我在fic的电脑里查询了近几天来俄军和克格勃的调动部署情况。令我吃惊的是与事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哦?”张孝达觉得事情有些不可思议。 “没错,除了莫斯科周边驻军稍微移动了一下,包围了莫斯科之外,其余的一切照常。”顿了顿,张佩纶笑着说:“所以我认为这次政变是一次不协调的、仓促准备的临时性行动。我预测克里姆林宫回到保守派手中的可能性是1o%,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处于无限期僵持状态的可能性为45%,而政变早期失败的可能性也是45%。” “也就是说,保守派的赢面很小?” 张佩纶打开公文包,将一摞几十页的文件递过去:“这是分析报告,您可以自行判断。” 首辅张孝达仔细的翻阅着这份报告,莫斯科几方的应对措施透过纸面跃然眼前。半个小时之后,合上报告的张孝达闭目沉思了一下,待睁开眼睛,说:“你说的很对,佩纶,保守派的愚蠢让他们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百分之十?太多了,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五。”仅代表作者土土的包子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作删除处理,http://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谢谢大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