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前沿侦察 (第1/2页)
第七章前沿侦察 从市区西城河上的公路桥头始步,走上西郊工业区的交通干线柏油马路,在离城五公里外的工厂群半腰处,朝北斜过一条碎石路,在半截黄土山丘和一座电厂大型沉灰池之间的一块宽阔地坪上,矗立着两座烟囱雄踞的烧砖烧瓦的大轮窑和几幢砖木结构的宽大厂房,横亘着一大片宽敞整齐的半成品晒坯场,这儿就是市属砖瓦厂。全市城镇房屋建筑百分之七十的砖瓦材料都靠它生产供应,本市一家发电量四万五千千瓦的热电厂排出堆叠如山的粉煤灰废渣全靠它处理,因之,它在这座城市工业界的地位是令人瞩目的。然而,走进它的大门,眼前出现的却是如此一番景象——黄泥遍地烟灰四散的道路和场地,千年难变以手工cao作为主的落后工艺,几百辆奔跑如飞的手推车,一群群满身泥汗的男女工人——这一切,又会给人留下不爽的印象。明乎于此,社会上人们对这家工厂的口头形容街坊久传:“泥灰满身出力冒汗,工不如农身份低贱,产品如山赚钱困难,贡献不小名声不响”便不是戏谑的讽言,而倒是客观的评价了。 曾有为进厂上任后,兴致勃勃地到厂区各个角落都溜了个遍。有一回,偶尔走出厂后门,眼前展现出城西乡村绿油油的田野,沿着西郊工业区排水渠道的北岸,分布着一片狭长的桑林,排列成行的桑树枝挺叶茂,桑株之间松软的砂土上间种着豆麦作物,充分显示郊区农民们精耕细作的传统风气。他沿着东围墙外的小径踏上一段林间土路,走到了排水渠边,却见对岸某单位西围墙外有一条荒草没径的羊肠小道直通柏油马路,远远地还瞧见公路边沿处标立一块“3公里”的路标。他发现,住城的本厂职工之所以要舍近求远,每日长驱五公里往厂大门进出,完全是因为有面前的一渠之隔,也许更是西郊的农民为了保护心爱的桑林和其他作物,不让在此处搭桥通行的缘故。他目测了渠宽,充其量不到四米,一般人难以逾越,而他这位当年在学校和部队都是拔尖的田径运动员足下,则是随意一跃的距离,于是暗喜心头。他之所以反对妻子替自己购买自行车,并非顾惜那区区一百多元钱,只是想趁未来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之佘,争得一个坚持锻练身体的机会,若抄近路往此羊肠小路跨水渠穿后门进出厂,不仅可节约上下班的一半路程,还可每天享受半小时的长跑加跳远田径运动的乐趣,岜不一举两得,比那二十分钟的蹬车可过瘾多啦! 就这样,他与妻子姜淑明约定,自己包干早晚厨事。除去大雨大雪天之外,每日清晨五时即起,买菜洗莱烧早饭,紧张忙乎一个半钟头,吃过早饭便起程上班,轻松地踏上西城河大桥,开始三千米长跑,在三公里路标处拐入荒草小径,离排水渠二十米时加速、助跑、起跳、腾空、从渠道上空一跃而过,双脚飘落到对面松软的砂土地上,然后,穿桑林走后门进厂,误不了七点半上班时间;下午下班,按原路线作反方向跑跳运动,五点半钟可回归家门,袖口一卷就烧晚餐。年纪轻轻的新任厂长,就这样规定了自已紧张而活泼的生活节奏,开创了当上厂长还跑路上下班的人生奇迹。 为了深入群众、了解厂情、熟悉生产、增长知识,曾有为在首次厂党委会议上提出了“深入各车间跟班劳动三个月”的工作打算,获得领导班子成员们赞同后,便像个跳水运动员,一头扎进工厂第一线劳动生活的波涛深处。 头天上班,他先邀副厂长魏忠善陪同,走马观花地巡视各个生产车间,向副厂长详细了解各类产品的工艺流程、cao作程序、原料消耗、产量质量等具体情况。他随身带着个蓝塑封皮的袖珍笔记本,一边察看,一边询问,一边疾速地记录,化了整整一天,各种文字数字记下了好几页。这个笔记本成了他熟悉和掌握砖瓦生产专业知识的一份珍贵资料。 接着,他去仓库领来一套工作服和肥皂、毛巾、口罩等劳保用品,一身穿着与汗流夹背的cao作工人毫无差别,单人独马挨个到制砖、制瓦、窑部等三个老产品车间的主要岗位跟班劳动,从粗到细地“解剖麻雀”,巡转了一个多月。 他来到原料库场,满有兴致地观望翻斗汽车运土进场浇水软化,推土机轰隆隆地将大堆粘土推入车间大门口,由十几名配料工拉着畚斗车将一车车粘土倒进一台厢式配料机,同时掺配进定量的燃料煤渣粉,经轮轴刀棒转拌均匀后进入半成品制砖生产线,不到二分钟便制成一板又一板尺寸整齐、光滑结实的砖坯或瓦坯,让一辆接一辆的平板手拉车运往宽阔的露天晒坯场或工棚晾坯场;像精到的行家那样,他不时地弯腰从各种不同颜色的土堆或废坯料里撮起一把把粘土,在掌心里捏合,观察塑形的状貌。他走进燃料库场,观看那些穿戴严实得只外露一双眼睛的工人们活动在大型粉碎机旁,将那堆叠如山的劣质石煤和工业废煤渣破碎成粉,在嚎杂的噪音和迷漫的粉尘中忙忙碌碌。他来到制砖和制瓦的成型机房,迈步在一道道调泥机、输送机、滚筒轧泥机组成的机械长龙身边,细观详察粘土制坯的生产流程;他特别留恋地伫立在制砖机或制瓦机的“龙头”附近,带着一种敬羡和欣赏的心情,长时间地观看那些cao作工,以平均二秒钟的速度飞快地轧制出一板板砖坯或瓦坯,其金蛇狂舞般令人眼花缭乱的神速动作和手势,如若忽略繁星闪烁般的复杂仪表,几乎可与现代化飞机或电子计算机的cao作手相媲美,非经长年累月的艰苦磨练是难以达刭如此熟练程度的。他一路巡视那几十辆载坯车,在工人们双手和双腿的驱动下穿梭往返迅跑如飞,另有几十名女工躬腰叉腿双手舞动,在一条条坯径旁翻迭着一行行半干状态的砖瓦泥坯,此种带有原始色彩的重体力劳动场面,何等壮观何等雄奇,但又多么落后多么吃力。他跨上嵌满玻窗热气腾腾的轮窑窑顶,怀着一种好奇和探索的心情,学着烧窑师傅的样子,手握钢筋制成的长柄钩,掀开一只只火眼钢盖,察看窑内熊熊燃烧的灼烈火色。他钻进轮窑底部的一个个窑洞,吃力地睁开被灼人气浪和扑面灰尘逼得下意识闭起来的眼睑,察看那些头戴安全帽、嘴绑大口罩、浑身上下让厚厚的泥汗编织成紧身绒衣般的装出窑工人,奋力地叠坯墙、拆砖墙,拉进一车车泥坯,推出一车车红砖红瓦,这种日日战高温迎飞尘的严酷环境,这种流大汗出大力的强体力劳动,不具备钢筋铁骨般的强壮体魄,是万难承担的;目睹此景,一种庄严的钦佩合着苦涩的怜悯之复杂感受袭上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在去粘土砖瓦老产品车间一个多月的蹲点视察过程中,为了接近群众体验实践,他不安于从旁观战,更喜欢亲身参与——脱掉引人注目的部队军装,换上粗糙的劳动布工作服,身带毛巾和口罩,轮番与班组长们打招呼,深入生产第一线,置身各个cao作岗位出力冒汗。他cao起铁锹,帮燃料库场的工人们装车运料;他让“龙头”机组的cao作工损失几分钟时间,舞弄双手,学着切坯条、上坯板、打泥团、接瓦架,品尝那令人神往的妙手劳作滋味;他插进运坯工人的队伍,拉起八百斤重的载坯车子健步如飞;他走进晒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