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章 山西代县人 (第2/2页)
陵,少有的几家布庄茶庄和酒肆还在营业,他们仿佛不收外界一切的干扰,因为他们的伙计都是...来自宁夏。 唯有的一家青楼尚未关闭,那叫旧院,因为没有竞争对手,这儿此时客人倒也还不少。 没人知道这家青楼的老板在想什么,整日里不慌不忙,丝竹琴音绕梁每日不断... ......... “小婉,又有几位公子求见了,你当真不见见?”一名风姿卓越的女子调笑道,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容。 “王jiejie,小婉不见客的。”董小宛低头细语着摇头,不久之前她迫于无奈想着来这儿挣钱为自己母亲看病,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但是现在身临其中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相反日子过得随心所欲很是舒畅,若是见客了,或许感觉就不同了。 “也罢随你的便。”女子点了点头,笑容中似乎满是可惜,“小婉你现在可是为这小院子招引了不少客人啊,短短几日在金陵都小有名气啊,只是这几位公子倒着实是痴情啊,这么乱的时候也每日必来,其中倒还有以为年纪轻轻的官老爷和名动江南的大才子呢...” 董小宛抬起头,看着眼前这名女子,该是有了二十岁的年纪,在青楼歌姬这一行甚至已经是出柜一两年的时候了,眼前这女子依旧光彩照人,满身灵气,听过她抚琴的董小宛更是知道她色艺双绝,莫说早几年,就算是现在的年纪也绝对不乏追求者,却只是整天在这小楼里面不见天日。 董小宛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但是就是这女子的追求才让旧院可以一直成为众多弱女子的依靠,现在也包括她。 “南京侍郎李应,明季四才子之一的冒辟疆...”王修微笑了笑,“是不是太可惜了...” “王jiejie...”董小宛糯糯道,“为什么从来都未听过jiejie抚琴呢,若是jiejie肯在这旧院抚琴,必然要比小婉厉害的多,这生意也会好上很多啊...?” “生意再好又有什么用?”王微只是笑,“日子过得下去就行了,再好,也有衰败的那一天...” :jiejie就没想过嫁人嘛?”董小宛突然问道。
“嫁人...”女子有些恍惚,然后摇了摇头,“像jiejie这样的年纪,比那寇白门还要大上好几岁,早已没有什么想法了...” “倒是小婉你,等伯母的病好了就无需来了,否则日子待得久了,再想脱身就难了...” 董小宛有些愣,听着王微的话虽然平静无喜悲,却依稀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jiejie喜欢宁大人...?”董小宛回过神来直接问着,也没有觉得奇怪。 “meimei这句话倒是多余了...”王微感叹着,语气有些慵懒,“小婉你信不信若是宁公子在这秦淮河边一招手,千千万万的女子都愿将他招为入幕之宾...” “什么花魁金钗...”王微语气淡淡地,听不出感情起伏,“又算得了什么,何况只是修微一介无名女子...” 王微,字修微,无根小女子而已。 “jiejie现在只是后悔,当时宁公子说让我等去宁夏,但是jiejie没有相信,甚至,都没能与他见上一面...” ......... 和州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只是短短的一天多的时间。 毕竟事关重大,让人不敢松懈,即使是这些懒散成性的官员,不等崇祯有所反应,紧接着就是江浦受袭这个要命的消息,如此看来,反贼的目的是在太过明显。 崇祯阴沉着脸,把杨嗣昌派了出去。 他很气愤,但是没有太过担心,反贼势大,但是崇祯现在的实力也不容他们小觑,何况还有几个打仗的好手。 调集南京周边及西北的各路人马,其余江浦,崇祯打定主意让这些反贼付出代价,迅下旨给各州县让他们严令配合,朝堂上,崇祯一道一道地下着指令,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次皇上可是懂了真格了,不过崇祯从来玩的都不是虚的,只是以前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而这次,是真的不同了! ......... 李定国听到了消息差点牙掉了一地,然后不得不佩服高迎祥的奇思妙想还有李自成的胆大妄为。 不过话说,这他.娘的还真是够劲啊,李定国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是不是太保守了,如果这些货色都可以攻下南京的话,那自己抽出时间去攻攻北京?致远应该会高兴吧? 这样宁致远或许会直接把他关起来不给饭吃,李定国心里又给了自己另一个答案。 整日只是看着沙集顺宁的官兵土匪在打打杀杀,他们很投入,但是对于李定国来说似乎有些不够意思,李自成洪承畴都走了,现在只是一些小场面,思索了良久,他还是决定不去掺和了,李自成的顺宁县内听闻也是风闻不错,若是自己打了下来就与致远与他交代的宗旨相违背了,他要做的,从来就不是攻城,而是光明正大的走进去... 还是就在这儿好好的待着,他有种预感,或许自己平静的生活已经没有多久了,毕竟现在整个大明似乎都在玩心跳。 延绥熊文灿像个小受一样真是配合的不能再配合,偏偏李定国派去监视他的人都传来消息,熊总督却是很享受没有半点苦闷之色,这让李定国有些不能忍受,除了练兵,他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这个两广地区声名甚坏的官员不开心了,这样也算是为民除害,其实,李定国觉得自己一直有一颗为民做主的心。 但是偏偏熊总督每日被限制出行还乐在其灿去搬砖吧? 李定国是不开心了,然后,没有然后了,好吧,然后代县一个已经隐退的官员听到反贼兵围南京的消息连夜跑到了京城,他要当官,他要打仗,他要...保家卫国。 虽然很多人的保家卫国都是为了自己,但是这一位,更多的目的应该是出于无私。 他叫孙传庭,山西代县人。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