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三章 我叫李明达 (第2/3页)
会人声鼎沸,来往商客不断。 到了这年,大唐的书籍越来越多,长安城的崇德坊内,有些店铺放满了书籍,这里常常有许多学子。 关中秋雨来的时候,长安城被笼罩在雨幕中。 皇宫内,甘露殿内很温暖,李治给小兕子梳理着长发,这个小丫头气色比小时候好了很多,骊山的医馆缓解了这个meimei的气疾之症。 “姐夫说等小兕子长大了,她的身体会越来越好了。”李治梳理完头发说道。 “嗯,明达会好好长大的。” 小兕子今年她九岁了,笑起来很好看,就是一口的牙齿刚换了,她笑起来的时候不得不捂着嘴。 明达的小名兕子来自一种猛兽,山海经记载兕是小独角犀,十分凶猛壮硕。 这是父皇与母后希望她能够远离疾病,茁壮地成长。 但她从小就疾病缠身,也是在骊山养好的身体。 李明达回道:“姐夫常说要时刻注意呼吸的频率,一定要坚持每天练呼吸cao。” 长孙皇后慈眉笑着,作为母后她没什么期盼,只是希望这个家能够好好的。 孩子们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 李世民还在看着骊山送来的图纸,现在的骊山制造工艺又精进了几分。 就算是有完整的图纸送到朝中,朝中的工艺水平也造不出他们的器械,这是一种无奈。 骊山一直掌握着技术的最上游,锻造技术也就罢了,如今骊山开始进行合金技术的攻关。 李丽质拿着一把燧发枪而来,“父皇,这是姐夫相赠的。”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章,接过这把燧发枪,“此物朕见过,上一次见没有这么长的杆子。” 小兕子扑入怀中,“皇姐!” 李丽质怀抱着meimei,“今天有没有忘记做呼吸cao?” 小兕子点头道:“做cao了,就是太医署的那些爷爷又想让我喝药。” “我们才不喝呢。” “嗯,不喝!” 姐妹俩同仇敌忾。 目光放在父皇手中的这把枪上,李世民手中还有一颗球形的子弹,只有豆子大小,可以放入细长中空的杆子中。 “父皇,去试试吧。” 秋雨稍有停歇的时候,李世民端着枪对准了远处的靶子。 在宫中的工匠眼中,这里多是射箭的用处,第一次见到陛下手中的这根杆子。 李丽质还抱着小兕子。 李治也站在一旁看着。 李世民端着这把枪对准了远处的靶子,一枪打出,子弹精准地落在靶子上。 当即就有工匠上前查看,回复道:“入木只有两寸,比之强弓还差许多。” 李世民叹道:“这张阳也不知怎么了,总是喜欢这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事物。” 李丽质解释道:“姐夫说现在还在改良,等以后造得更好了,便可以取代强弓与劲弩了。” “嗯,若真随了他的心意,往后朕的大军是否还需要看他骊山的脸色。” 李丽质笑道:“谁知道呢。” 小兕子又道:“父皇,母后,女儿想去骊山玩。” 这才来宫里呆了大半年,这女儿便想出去玩了。 长孙皇后道:“今日先去国子监将夫子交代的文章去写了,再去骊山。” “好。” 小兕子开心催促皇姐带自己去国子监。 李丽质与李治一起带着meimei来到国子监。 国子监的夫子对这位小公主有些面生,她自小就养在骊山,鲜有在人前走动。 她面对夫子礼貌地行礼道:“小女李明达,见过各位夫子。” 看到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公主这些夫子也都满眼地喜欢,便给她了纸笔,让她写一篇尚书中的洪范一篇。 小兕子在屋内书写着。 李治与李丽质站在屋外。 “皇姐,最近姐夫想让房相做心安的老师。” “房相同意了吗?” “还没有。”李治颔首道:“房相不会轻易答应的,且不说朝中这么多事,收骊山的孩子做这弟子,此事一旦朝中议论了,对房相更不好。” 李丽质低声道:“如果心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