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五章 搬入新家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见夫君累得躺在池边,只剩下喘气的力气,李玥递上一碗茶水,“婶婶说寻常男子就受不住这般上下山。” 张阳坐起身喝下一口水,“这比我以前参加铁人三项还要累。” “铁人三项是什么?” “是一项运动。” 坐在池边,张阳说着从前,李玥安静地听着。 “原来夫君以前在铁人三项最后一名。” “我咬着牙坚持了全程,等我到了终点人群也都散去了,最后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孤零零回家。”张阳回想以前笑道:“后来我就养成了坚持运动,强身健体的习惯。” 搬入新家的过程很平静,平静到村民都没有注意到骊山最尊贵的一家人已经搬到了山上的新家。 新家很漂亮,李玥越看越喜欢,规整的新房子,清冽的曲江池。 地面平整干净,对这个新家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因为这里是夫君一砖一瓦自己动手建起来的,四年了才有现在这般。 很难得也很不容易。 这与宫中修砌好的宫殿不同,自己一砖一瓦建设出来的新家,与宫里工匠修建的宫殿相比,感觉就不一样。 看着新家更有一种满足与充实的感觉。 长安城内。 磁石罗盘的制作在朝中的弹劾声中只能作罢。 李治带着阎立本站在这个巨大的钟摆面前。 内部的钟摆可以无风自动,随着钟摆的摇晃,分针一点点地挪动着。 移动的频率稳定,象征着时间在流逝。 “父皇,姐夫送来的信说这是一个半成品,希望工部可以将其完善。” 李世民喝着茶水点头没有言语,目光盯着分时两根指针的挪动,感受着时间一点点地流淌而过。 阎立本打开这个钟摆,钟摆的内部是中空的,其内部还有一个很复杂的齿轮组,还有一块铁锭就这么绑在一根麻绳上。 每一次这个铁锭下落半分,齿轮也会跟着转动,紧跟着下方的单摆在来回晃动。 这是驱动分时两根指针跳动的原因所在。 “阎立本,你能看明白吗?” 陛下低沉的话语传来,阎立本躬身行礼,“回陛下,给臣一些时日,必定能够完善此物。” 李世民再次拿起张阳送来的给稚奴的信件。 骊山此刻的钟摆能够持续三个时辰不停,这只是一个半成品,而现在的骊山也在制造真正的成品。 这是骊山给孩子们布置的题目,也是今年最大的一道题,时钟。 时钟可以将一天的时辰细分,倒是新奇。 也不算是无用之物,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此时此刻是几时几刻。 皇帝要忧心的事情有很多,将这个钟摆交给工部之后,便继续忙着手头上的其他事。 一边批阅着奏章,李世民又道:“马上就要到元宵了,让宫里准备一些肥皂送给各路宗亲与朝中公卿。” “喏。” 王公公闻言就去办事。 “慢着。”李世民看到手中的一份奏章,“薛延陀的煤矿已经到了,让赵国公带着五千石煤矿与骊山谈买卖。” “老奴这就去安排。” 张阳在洛阳挣了五十万贯,这些银钱且放在骊山,不能让这个小子一个人独吃了。 正在坐在家中,准备来年早朝事宜的长孙无忌见到了宫里来的王公公。 听了陛下的安排,他低声道:“告诉陛下,臣需要一支兵马护送。” 王公公回宫又将话语带回宫,陛下让李道宗带着兵马一路将这些煤护送到了骊山。 一队兵马朝着骊山缓缓而来,队伍很长。 一架架马车上放着的是满满当当的煤。 官道上,这队寂静无声行进的兵马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李道宗骑在马背上,拉着缰绳问道:“张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长孙无忌看着远处的村子,“长安城诸多传闻,将军应该早有耳闻才是。” “他当真有三张脸,两颗心?” “坊间议论而已,哪有这么吓人。”长孙无忌笑着,“倒是这个小子确实有些本领,将军见了之后可以多与他交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