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章 贞观十年 (第1/3页)
从池塘冰面下漆黑的池水移开目光,张阳看向殿内正在和孩子们玩闹的女儿,还在与皇后嘘寒问暖的媳妇。 张阳斜靠着柱子揣着手道:“当一个人有了良心,他就很容易陷入两难。” “你的良心?”李世民冷哼一声,“你有这个东西吗?” “嗯,我有!”张阳很认真的点头。 古人都是讲良心的,你要是没了良心名声就会不好。 被皇帝用一种看混账的眼神盯着,张阳又清了清嗓子,“臣冒昧问一句,朝中打算如何限制商人。” “商人没有口分田,若不是农户将来也不能取仕,加重商人入市税钱。” 以现在长安城的规矩,你是个商人你想要去东市或者西市卖东西,在进入西市之时就需要缴纳一定的税钱。 一般这种税钱与货物的种类有关。 如果是较为贵重的货物,所交的税钱就会越多。 反倒是交易税,相对来说就比较宽松。 长安城的东市是一块肥地,加上东市的流通人群越多税收也就越多。 各地州府也有这种规定。 张阳小声道:“我觉得可以按照货物的交易量交赋税,比如说十成抽三,我打算在河西走廊加重更多的商税。” “朕会与中书省好好商议。” 皇帝就觉得商人就该接受盘剥,尤其是对付那些大商人。 对此皇帝盘剥之后,更不会有心理愧疚。 借由洛阳的事情,皇帝有了对付商人的理由。 名正言顺,更加符合圣明天可汗的形象。 这就让天可汗更加乐意这么做了。 沉默良久,李世民叹道:“朝中都知道尚书省不容易,也知道你很为难,可你也不用将没钱二字贴在尚书省门上。” 话语说着,李世民再是一声叹息,“朝中官吏看到也就罢了,除夕夜朕宴请宾客,听到了关于这件事的笑谈,朕觉得丢人。” “那我下次写得委婉一些。” 现在就盼着粮食卖出去之后,可以解决朝中用度紧张的情况。 杀了张阳可惜,应该将他价值利用干净,让他成为大唐的财富,为社稷添砖加瓦。 李世民重新走回殿内,抱了一会儿这个外孙女。 这个小孙女长得很壮。 小胖脸上那双眼睛和张阳一模一样,眼神中时常带着思考与警惕。 她很乖巧,也不活泼,可眼神打量着许多事物。 这才一岁大的孩子,就懂得想事了。 李世民抱着她突然笑出声,当初下旨让这个孩子五岁之后成为皇后的弟子,是一个很有先见的决定。 这个女儿就是张阳的软肋。 也是将来可以控制骊山的重要人物。 张阳向皇后问安,又看向李承乾,“太子殿下,官学开办如何了?” “岑侍郎与孔颖达老夫子都已经在安排了。” “上一次胜光寺塌了之后,到现在也没有修缮,朝中有打算了吗?” “倒是一直闲置着。” 张阳拱手道:“臣以为可以将其利用,改建之后另作他用。” “孤会考虑的。” 李承乾依言点头。 胜光寺在长安城很有名气,在佛门中也很有话语权。 李世民是个不喜和尚的皇帝,或者说对社稷无用的存在,皇帝都不喜欢。 更不要说佛门的壮大对社稷无用。 只是现在还没下手而已。 与洛阳的事情一样,皇帝需要一个下手的理由。 如果没有理由,那就制造一个理由。 今天是来拜年的,不好说太多国事。 到了午时便准备离开。 张阳对李治道:“等骊山的新家建设好之后,都可以来骊山住一段时日。” “好。” 李治不住点头答应。 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看着皇姐与姐夫带着小清清离开 离开骊山,留在宫中对孩子们来说,就像是离开了快乐。 跟着皇姐与姐夫在骊山很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在骊山时的自由。 而在宫里,没有玩乐的同伴,也没有骊山那样广阔的田地,更不会有这么多新奇的玩具。 张阳与李玥已经走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