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雪依旧 (第2/3页)
br> “外交院的许侍郎正在接触大食人,过些天会与陛下禀报的。” 李世民站起身将书卷放到一旁的书架上,“朕刚听到殿外你与丽质她们讲话,朕的这些儿女都很倚重你这个姐夫。” “是弟弟meimei,臣自然要照顾。” “嗯。”皇帝先是赞同地点头,他重新坐下来,“张公瑾的身体最近如何了。” “老师的身体说不上恶化,但顽疾难除,终究会拖累脏腑。” “他还能活多久?” 皇帝问话直截了当,这么问多少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张阳啧舌道:“不清楚,现在只能靠药物调理,若不恶化还可以撑几年,主要是骊山环境很好。” 又侧面看向一旁的老王,接着道:“骊山是个养人的好地方,臣建议老王以后可以也可以来骊山养老。” 老王不停使着眼神,又面对陛下只能低头垂眼,一时间神情很是纠结,想笑笑不出,想解释又无从开口。 李世民都看在眼前,“宫里上上下下的事,还要仰仗他,朕不能将他交给你。” 张阳喝着茶水,宫里的茶水总是泡得很浓,以前也喝过宫里的茶水,陛下用茶似乎是越来越浓了。 “陛下,若是将来老王老眼昏花不能为陛下左右,也可以送来骊山,臣可以等不着急。” 李世民稍稍点头,“你听到了吗?张阳很是惦念你。” 王公公连连行礼,“陛下,莫要取笑老奴了,老奴此生皆在陛下左右。” 张阳还是一脸的笑容,“我都说了,我可以等的。” 这话让老王将姿态放得更低。 “陛下,我听文本兄说,只要摆平了那些老先生以后钱饷的事情就不与我计较。” 李世民点头,“朕确实说过。” “那眼下……” “那些老先生不是还没离开长安城吗?你着急什么?” 没有字据,没有旨意,只是皇帝的口头承诺,他要是翻脸不认,也拿皇帝没有办法,难不成在承天门前喊冤吗? 皇帝不靠谱呐。 岑文本匆匆入殿,“陛下,这次商议的内容都已经记录下了,还有房相与赵国公旁听,还请陛下过目。” 张阳翘腿侧靠着椅子的扶手,“文本兄,你害我不浅。” 岑文本无奈道:“朝中诸事从来不是下官一个人说了算的,如有决议也是中书省上下一起来决定的。” “你们整个中书省都在害我。” “张侍郎在太极殿一番话,荡气回肠,很快全长安的读书人和生员都会知道的。” 张阳扶着额头,“知道了之后来杀我吗?” “张侍郎说笑了,此刻弘文馆已经是一片欢呼声,众多生员已经站在朱雀门前,顶着风雪要来给张侍郎行礼。” 李世民过了一遍商议的记录,“既然已经向那些老先生讲清楚朝中的立场,往后的安排可有?” 张阳看向岑文本。 对方也没有回话。 “岑文本你先退下吧。” “喏。” 殿外的风雪依旧,张阳又瞧了一眼老王,此刻他低头看地面,犹如石化一动不动。 要不是看他呼吸在起伏,还以为他是一个凋像。 “朕问你,骊山的准备得如何了。” “我要说骊山还没准备好也不行了,现在存有的纸张不少,新的流水线也可以投入生产了,可以刊印万册书籍。” 李世民放下这卷商议记录,将它搁在桌桉上,“万册不够,朕要十万册。” “朝中给钱吗?” 张阳当即反问道,“我们骊山印书也是有成本的,就算是我们不挣钱了,至少让我回本,陛下也不想看着骊山垮了吧。” “你不是惦记河西走廊的赋税吗?朕再多给你三成。” 张阳心中盘算,“也就是八成赋税?” 皇帝黑着脸,眼神中似乎在说都给你八成了你还想要多少? 反正宫里也没有钱,只好将未来的河西走廊赋税许诺给骊山,而且河西走廊正在建设,想要有所赋税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 “陛下,臣还有一个要求。” 李世民点头,“你但说无妨。” 张阳换了一个坐姿,“首先河西走廊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