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七章 你的百年风骨 (第1/2页)
<\/b> 东宫,李承乾正在与门下省几个官吏商议着来年官学的开办,洛阳与潼关两州十五个县,都还没作出表率,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拖家带口,迁入关中。 岑文本述说着其中的弊端, 李承乾的神情凝重, 岑文本又道 起初独自一人督办这件事很是困难,好在是一步步走来,推行官学很艰难,总算是有些成效。 岑文本叹道 李承乾沉着脸, 听到用度,李承乾面色犯难, 众人发愁中,看太子殿下无可奈何,皆是一声叹息。 为了大唐的强大,为了社稷与将来,科举势在必行。 科举也不仅仅是考校这一环。 想要科举长久开办,官学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科举的根基,科举要长之有效,就需要有一代接着一代的读书人出现。 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书籍与地方门阀的阻挠。 东宫众人已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 李承乾挂起笑容,尽可能让当下的气氛好一些, 众人起身离开。 坐在东宫,李承乾独自喝着茶水,在骊山有很多秘密,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在骊山可以自己来制纸,甚至还能自己印刷。 这个秘密只有父皇,青雀和他的侍卫,还有少许的骊山乡民知道。 这也是骊山会成为禁地一般地存在的原因。 而骊山的造纸术与印刷术,更是重中之重。 父皇也在等着骊山造纸术成熟的一天,届时才是对世家最大的反击。 谁也不知道,张阳所谓的技术改变生产力这种事情什么时候才能有成效。 太子妃苏氏拿着一卷书而来, 当时在曲江池的楼台上,李承乾也旁听着崔义玄与张阳的谈话, 太子妃解释道 李承乾拿过书卷皱眉看着, 看着手中的书卷上的内容,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而此刻,长安城内。 崔义玄坐在自己的宅院中,正在与族中的子弟交代此次的安排, 家仆慌慌张张而来, 话语被打断,崔义玄迅速夺过书籍, 家仆回道 现在的弘 文馆内,一群读书人正在吵着架。 王玄策本想来这一次递交自己的籍贯,好让人送去兵部,这两天许敬宗总算不来打扰自己了,这世上怎有如此奇怪的人,明明自己是个武夫,偏偏让人去文吏才去的礼部? 弘文馆的人分为两派,一群生员扭打在一起,甚至有人拿起砚台与书卷砸人。 场面好不混乱。 把自己的籍贯交给弘文馆的人,送入兵部就算是真正在卫府入职了。 可眼下王玄策又退了回来,这些文人狂野起来,比之卫府武将,有过之无不及。 下手之狠毒,让人咋舌不已。 王玄策对这里的主事解释道 孙主事笑道 忧心地看了一眼弘文馆内的乱架,王玄策无奈摇头, 相比红楼,梁祝都没有引起这么大轰动。 此刻狂人日记一出,整个长安城的读书人都沸腾了,尤其是此书乃是骊山所出。 骊山的县侯又是张阳,张阳前一天就还在曲江池向清河崔氏的崔义玄低头认错。 仔细一想张阳这等狂徒妖人怎么可能轻易地认错低头。 起初人们还不明白,可仔细一推敲,众人都想通了,张阳是碍于世家的名望,不得不低头。 而狂人日记的所写,正是一个被压迫的普通人的荒诞故事,食rou寝皮者皆有之。 只要将你视为异类,他们便会将你逼疯。 长安城内,三俩读书人聚在一起,对书中内容评鉴一番,尤其是张阳不得不向崔义玄低头认错,还说自己德不配位。 世家之下读书人的尊严何在!寻常人的立身之本何在! 一篇狂人日记,在长安城掀起了一阵风。 世家一直以来所做的不就是如此,他们排除异己,你若是不拜入世家门下,他们便会排挤你,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