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高士廉相问 (第3/3页)
的那个年轻男子。
红楼和梁祝便是这个男子所写。 虽说是禁书,只限制在国子监弘文馆之间传阅,各家之间只要不高调宣扬书中的观念,低调地看看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反抗礼制的书并不多,尤其是士族老人家对这种书嗤之以鼻。 谁家姑娘没有情窦初开的年纪,谁都有对一份真挚感情的向往。 尤其是编写这册书的人。 见到张阳是一个看起来干净的青年,而且走在陛下身后不卑不亢的模样,更是让这些女孩子心中的评价高了几分。 面容干净,有着文人气质,唯一不足的就是下巴处泛青的胡渣太显眼。 又注意到张阳身边那位公主,走路姿势端庄,眉宇微笑间所带的气场也让这些女孩子不由得低下头。 李玥与张阳低声说着话。 也有女子大胆的抛去媚眼,就算他能往这里看一眼也好,年少有才学,更身居六部尚书之列。 这样的男子在权贵女卷中也是讨论的对象。 长安城的青年才俊确实不少,可像和张阳这般有话题,又有如此成就的年轻人只此一个。 门第显赫的女子,对这个年轻人早已打听许久。 张阳和汝南公主很少出现在人前,只是知道时常会去宫中看望皇后,还建设了骊山。 平日里的宴席和长安城各处热闹的坊市从来不去。 看公主和皇子们都走入了殿中,四周又开始议论了起来。 张阳对东宫很熟悉,当初就在东宫任职了大半年,为了这次太子的大婚,东宫被仔细装点过。 之前放在这里的书架也都不在了,换成了一张张宴请宾客的桌子。 与殿外的人不同,在殿外都是一些年轻人子弟,又或者宗室旁系。 而殿内众人的地位显然高了很多,有长孙无忌,高士廉,杨师道这些国戚。 还有李道宗为首的宗室将领。 更有房玄龄与秦琼为首的朝中武将和文臣。 媳妇带着小武和徐慧坐到了后方,张阳也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张阳端起一盘糕点递给坐在身后的媳妇,“先吃点对付一下肚子,我们要在这里坐很久,别饿着了。” 李玥一手接过将糕点分给两个丫头。 “张阳,许久未见。” 张阳闻声看去是高士廉,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真是冤家路窄。 想来也是,太子的婚事高士廉怎么可能不来。 看他须发皆白,张阳拱手道:“还以为许国公已经回乡养老了。” “之前老夫邀你来家中做客,你为何拒绝。” “朝中事务繁多,下官无暇分身。” 高士廉向诸多来宾投以微笑,“你对老夫有成见?” 张阳叹道:“许国公误会了,当初确实很忙,只能先拒绝,也想过些天来赔罪,但您也看到了下官还要帮着郑公处理政务。” 一番解释,算是搪塞过去了。 看着宫女端上酒水,宴席就要正式开始了。 李孝恭与李泰,还有太上皇李渊,这爷孙叔侄都在骊山,太子大婚也没有要来长安城的意思。 李泰打心里对长安城有了抵触,这小胖子说是一到长安城就想吐。 李孝恭就不用说了,他为骊山向李世民作保,确保骊山的发展不会外泄,也是为了让陛下放心,放下芥蒂。 至于李渊还是因为身体,好不容易在骊山戒酒成功,再来东宫赴宴导致这两年的戒酒成果前功尽弃,那也太可惜。 “你的老师身体如何?” 高士廉再次问道。 也不知道原本这个老头子应该坐在何处,多半不是自己的身边的位置,他应该坐在长孙无忌身边。 在座的人攀附高士廉还来不及,他老人家要坐在那里谁敢言语。 张阳对倒酒的宫女道:“可以帮我换成茶水吗?最近上火不喝酒。” 宫女点头,“这就去换。” 高士廉又道:“张公瑾也是老夫欣赏之人,昔年也是有勇有谋之人,只是英雄迟暮。” “人都有生老病死,老师已经准备好入土的墓地,您老不用担忧。” 听到这句话,高士廉诧异一笑,“你这个弟子,怎能这般说自己的老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