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皆是混蛋 (第2/3页)
烧银矿去。” 许敬宗重重点头,“对,不能白养着他。” 不多时,陛下迈着自信的步伐入殿,最近长安城风调雨顺,无事发生可以早点下朝。 早朝能够顺顺利利结束再好不过。 期间有人提议了攻打吐谷浑的事情,陛下没有给出正面的答复。 倒是没有人提及泰山封禅的事情。 还是因为有之前的前车之鉴,贞观五年有不少人提出希望陛下前往泰山,朝中因此争论不休。 当时李世民斥责了不少要进言封禅的大臣,现在众人就算有所谈论也不会轻易开口请陛下泰山封禅。 早朝进行得很顺利,已经说到了科举事宜的安排,想来不用多久就可以退朝。 在早朝顺利进行的同时,门下省,秘书监,各部官吏也逐渐收到了中书省放下来的奏章。 只是看到的人神情各异。 有人狐疑道:“为何批复给下官,脑子有病?” “是吗?给我看看?”有好奇者凑上来,“咦?还真是……” “难道是下官要看病?” 众人揣测着批复的奏章,“难道另有深意?” “这位同僚?你去做什么?” “找大夫看看某的脑子是不是真有病。”那人挥袖大步离开。 又有人将奏章摔在桌桉,“何故说下官是猪?某五官端正,如何像一头猪!” 门下省,一黄门小吏冷哼道:“这些也就算了,诸位请看楼主二笔是何意思?” “嘶……” 在座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很快也有人发现这些批复的奏章也有不少真知灼见,很新奇的想法,“上门访问乡民,听取意见……嗯!好手段。” 早朝结束,张阳走出太极殿,这些天郑公多半是不会上朝了,中书省的事宜还是要自己看着。 张大象还是派了不少人给李百药,他现在忙着给太子的婚事做准备。 “明日便是孤的婚事,你一定要来。” 李承乾的话语从身后传来。 张阳拿出罗盘递给李承乾,“这个送给太子殿下就当是新婚礼物了。” 李承乾接过巴掌大的罗盘,“这是何物?测算星象的吗?” 张阳揣手站得笔直,解释道:“此物乃我骊山所造,在下叫它指南针。” 罗盘的表面被木架包裹,为了保护其中的指针,可以通过上方的间隙判断指针的走向。 李承乾打量着罗盘,“原来是司南。” 张阳清了清嗓子,强调道:“是指南针。” “也罢,指南针。”李承乾笑着收下,“你是如何将司南做成这般小巧?” “司南……” 张阳一声叹息,心想不计较了,一时改口也许没这么容易,“我们骊山改良的铸造术,便有了此成果,先前做过尝试,维持三月有余,时日若是久了不能保证它的稳定性,以后还会继续改良,反正现在这个指南针放眼中原,就此一个!” 李承乾躬身一礼,“孤定像这司南,目标不变,一往无前绝不动摇。” 这就是书读多了,太子看个指南针都能想出一些深意出来。 “明天会来参加太子婚事的,这份姻缘来得不容易,还望太子以后……” “孤会好好待苏氏。”李承乾强调。 “下官还要去中书省。” “孤正好也有些政事要去中书省。” 今天的中书省还是和昨日没什么区别,这里永远有办不完的事,张阳走到自己的位置盘腿坐下。 两份奏章放在眼前,张阳抬眼看向长孙无忌,“赵国公,这是何意?” “奏章都交给你批复,为何两份奏章的字迹不一样。” 打开一看正是昨晚自己批复的,张阳解释道:“是写得不合适吗?” 其中有一些奏章确实是媳妇批复的,但数量不会太多,其中内容多半不会有错的。 “赵国公,张侍郎初来中书省,您这是来刁难吗?”开口讲话的人,言语直截了当。 长孙无忌沉声道:“既是初来,老夫自然要叮嘱他。” “这两份奏章下官看过,内容无错,也有不少新奇的观点能够用来帮助下面的官吏解决困惑,至于字迹如何真有这么重要吗?”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讲话的人年纪看起来比长孙无忌还要大。 长孙无忌只要作罢离开。 张阳笑着行礼,问向给自己解围之人,“敢问当面是……” “下官中书省给事,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