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使者的要求 (第2/3页)
汗,现在要是退出岂不是血本无归,都是张尚书家业庞大,若是能够交出棉布制造方法,在下可以考虑离开。” 许敬宗点头站起身,打开门。 安延偃又道:“许侍郎这就走了吗?” 许敬宗回道:“既然使者已经说明了条件,这便足够了。” 傍晚时分,长安城街头上一个个闲散人聚集起来,他们三五成群从小巷走出来,走在朱雀大街上。 人们劳作一天,此刻回城与出城皆是来往人群。 现在这个最热闹的时候,即便是出现了一些混乱,官府也管不过来。 长安城外,三匹快马离开一路朝着西面而去。 一直到了宵禁时分,长安城这才恢复了宁静。 张阳穿着衣衫,看了一眼凌乱的床榻,媳妇还睡得正香。 摇篮中的女儿还在睡着,张阳捏了捏她的小脸,这一捏她便醒了。 哭声响起,张阳连忙抱起她哄着。 李玥迷迷湖湖地醒来,“孩子醒了?” 看她宽松的衣衫耷拉着,神情没什么精神。 张阳将孩子交到她怀中,揽着她的腰,“下午去村子里,去把新家的院子置办一下。” 意识到夫君的手又开始不老实,李玥躲闪着,“夫君该上朝了。” 张阳这才收回手,走出屋子才发现正下着雨,可恶的早朝,要不是赶时辰还能给家里做一顿早饭。 拿起平时媳妇用的小油伞,张阳迈步出了家门,从西北席卷而来的这场寒潮,到了温暖的关中。 冷暖气候的冲突下,原本应该下雪的天气成了雨天。 天才蒙蒙亮,此刻街道上昏暗。 雨水落在伞面在眼前成了水帘。 没吃早饭的感觉不好受,张阳向路边的摊贩买一张饼来应付肚子。 官靴踩着湿漉漉的地面,张阳一手执伞吃着饼继续走着。 从朱雀大街走入朱雀门便是皇城。 赶去上朝的官吏脚步匆匆,冒着一路跑着。 只有张阳的脚步清闲,来到礼部门前,李百药和许敬宗正在屋檐下躲雨。 “吃了吗?”张阳手里拿着这张大馕饼。 一时间也吃不完,将馕饼掰开分给两人。 许敬宗接过点头道:“确实还没吃。” 李百药也接过饼。 又有几个官吏急匆匆从门前跑过。 张阳低声道:“事情办得如何了?” 许敬宗几口便将饼吃完,“全部安排好了,一早就收到回复了,那个使者还想图谋骊山的棉布制造术。” 棉布制造和造纸术都是骊山最核心的技术,更是财富的来源。 李百药走出屋檐,急急忙忙走向承天门。 “昨天与他谈过,此人十分仰慕尚书,不过他的言语态度并不想退让,只能让处默小将军帮忙了。” 张阳颔首道:“首先他是个人,只要他是个人,就有解决他的办法。” “下官明白。” 长安城西市的一处街巷,在西市这一片关外人居多,而住在这里的多数也都是突厥人又或者是西域人。 安延偃醒来时发现自己被绑着,嘴里塞着布说不出话,他努力想要发声,眼前只有一扇关着的门。 能够听到屋外的雨声,还有雨水从屋顶落入屋内。 此地很杂乱,也很臭。 终于门前出现了人影,他听到了锁被打开的声音,迎面而来是两个大汉。 还没看清对方的脸,拳头迎面而来。 忍受着殴打,安延偃想大骂。 一顿毒打后,眼前的大汉开口说话了。 “他们交代给我们是多少银钱?” “说是三百钱。” “这个家伙要怎么安置?” “先关着,要杀还是要放了等他们吩咐。” 言语中听到三百钱,还要杀自己,安延偃挣扎着他想说自己可以给更多的银钱。 很快这两个大汉又离开了,他们重新锁上了门。 这次来大唐的使者众多,这些使者来到长安城皆有所求。 以至于隔天少了一两个使者也不会有人在意。 说不定是提前回去了。 西突厥使者安延偃的房间空空如也,就连护送他的西突厥人也都不见。 没有人去打听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