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章 李百药的坦白 (第1/2页)
李世民的嗓音低沉,“朕命人修建凌烟阁铭记当年征战之士,朕自问不比尧舜汉武,倘若有诸位相助,再复汉武之风光,诸位可愿与朕同往?” “大唐万胜!”有人高声喊了一句。 “大唐万胜!”群臣一齐高呼。 看着这个场面,李世民笑着,心中有团火在烧,再起波澜壮阔,让世人铭记,此生足矣。 张阳揣手而立,双手拿着笏板心里挺矛盾的,这是又飘了? 要比肩汉武?这是也想泰山封禅了? 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有没有封禅泰山的想法后世争论不少,不过当时有臣子进谏过让天可汗封禅泰山,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李世民终其一生都没有登上泰山。 历代所祭最隆重的便是告祭天地,封禅泰山也是最隆重的。 有了秦皇汉武的先例,之后的帝王无不想要追朔秦皇汉武登上山峰,看看他们所见过的风景。 对李世民来说,这就像是气运上就差了一截。 不论是天时还是人和,都不在最合适的时候。 大唐初立百废待兴,论国力还没恢复到前隋时期,生产力和人口都不足。 站在李世民身边的太监高喝道:“请诸国使者入殿。” 话音落下,殿前的侍卫大声传着话。 张阳深吸一口气,早朝看来没有这么轻易就结束。 幸好来之前吃了早饭,这要是这么站大半天,人会低血糖的。 第一个入殿的是突厥使者,来人正是老熟人,憨憨的结社率,他走到殿内向李世民道贺,放下一箱子的银饼,喊了一句大唐万胜就完事了。 这一箱子银饼多半是李泰承包草原的所给,现在的突厥小可汗手里依旧有余钱。 “可惜见不到松赞干布。”魏征低声自语着。 这个距离正好可以听见郑公的话语。 张阳小声道:“这一次他若不来,陛下也会派人去抓拿。” 魏征闭着眼入定一般站着没有说话。 张阳也重新低下头,松赞干布太会作妖,打仗打不过,还专门派个人来智斗。 文武两边都败了,他要是再不来,脸面也会挂不住。 其实心中还有一个顾虑,万一松赞干布不要脸了,真不来了该如何是好。 大憨憨结社率说完话便站在一旁,下一个入殿的是西突厥使者泥孰,他入殿奉上一串玛瑙,“下臣拜见天可汗。” 说出话语,这人当殿跪下。 大唐尚武讲血性与英雄豪气,不兴跪礼,如果不是重大场面能不跪就不用跪。 见天可汗也不用动不动就下跪的。 若有人下跪无非就是祭奠祖先,要不就是有冤屈。 果然泥孰接下来就开始哭诉了。 “突厥贼子肆叶护弑杀歹毒,西突厥子民受尽苦难,还请天可汗为突厥子民做主!” 话语回荡在大殿内。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礼部这边,“张阳,为何肆叶护的人还在作乱,当初朕让你主持这件事,你就拿出这么一个结果吗?” 大殿内上百号人,却静悄悄。 张阳站出朝班,“陛下,西突厥之乱并不是朝夕间可以化解的,肆叶护掌握西突厥诸多部族,我外交院一向以和平为主,自然也希望西突厥也能安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想要根除光是平定战事并不够,更需要西突厥的人心归附。” 李世民笑道:“泥孰可汗,你也听到我们张尚书所言,敢问西突厥人心可有归附。” 泥孰低着头,“若能平定肆叶护之乱,西突厥人心必定归附天可汗,下臣愿用姓氏起誓。” 这时殿前又出现了一片混乱,李世民颔首道:“殿前何事争执?” 侍卫站到殿前,“陛下,西突厥肆叶护可汗派来的使者求见。” 李世民端正坐姿,看着殿前朗声道:“入殿。” “喏!” 张阳看着来人是一个中年男子。 对方走到泥孰身侧,向李世民行礼,“尊敬的天可汗,请勿轻信一家之言,西突厥远没有此人所言这般不堪。”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 看这个突厥人讲话有礼,谈吐更像中原的文人。 关中话也很地道。 张阳好奇道:“敢问如何称呼?” 对方回道:“下臣祖上乃康国安姓,名唤安延偃,祖上之地所在乃昭武城。” 这下算是明白了这个人的来历,来自昭武九姓。 昭武九姓的前身就是月氏,不过月氏的下场并不好,那时他们不是大汉的对手,大汉出了一个叫做霍去病勐人。 而这个时候草原上也有一个叫单于的勐人。 月氏属于是到哪儿都被欺负,后来他们去了西域更深处,又被当时的乌孙给打了。 最后这个小族被打散了,不过这一支人依旧很有凝聚力,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习俗,活跃在丝绸之路各地。 也就有了昭武九姓善贾之说。 这些人往往精通各国语言,还能游走在西域各个小国之间。 张阳皱眉打量着他,西突厥的形势比自己想得要更复杂,如果肆叶护身后站着昭武九姓这个一个群体。 而这个群体可以给他持续不断的银钱,泥孰不见得是他的对手。 安延偃在大殿内躬身行礼道:“天可汗,西突厥人心早就归附肆叶护可汗何来贼子一说,泥孰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真珠可汗后代,当年真珠可汗起于薛延陀,而后有一脉人迁徙至尹犁河,早已是西突厥人的一部分,何来真珠可汗才是西突厥真主?” 安延偃再是朗声道:“尊敬的天可汗,肆叶护可汗一直以来仰慕大唐,愿与大唐结为世代邦交,将来西突厥人也皆会拥护天可汗!” 泥孰大声道:“天可汗!此子所言正是谎言,我西突厥可汗一脉乃是肆叶护杀我父汗子嗣所争抢而来,西突厥皆知肆叶护其人歹毒狠辣。” 李世民依旧沉默不语。 许敬宗也站出朝班,“两位使者今日是来喊冤还是来朝贺的?” 意识到气氛不对,安延偃再次行礼,“下臣多有冒犯,天可汗恕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