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夜剧变 (第2/3页)
。 骊山,李泰坐在村口吃着碗中的菜叶子,听着侍卫的讲述,“昨晚发生了这么多事?” “太极殿很是热闹,现在坊间传言晋王殿下是县侯的弟子。” 李泰冷哼一声,嘴里嚼着菜叶子,“都是一群凡夫俗子,他们如何知道姐夫的本领还有多少?” 姐夫在太极殿所表现的不过就是皮毛,许多常人不能理解的知识还未在人前显露过。 不多时,李孝恭带着自己的家卷也到了村口。 李泰将碗递给一旁的侍卫,擦擦嘴站起身,“王叔,你怎么来了?” 李孝恭拿出文书,“你自己看。” 再是擦了擦手,李泰拿过文书皱眉看着,“任骊山长史?王叔这是被贬黜到骊山了?宗正卿不做了?” “朝中谁不是身兼数职,老夫多个官身又如何?去安排住处,这些天老夫一家人都要住在骊山。” “这就给王叔去准备。” 长安城内,对张阳这个奇人议论越来越多,多智近妖的名声更甚。 脾性古怪,为人孤僻不好交友,在众多士子眼中,张阳就是一个奇人异士,这世上有奇人不罕见,罕见的是这个人如此年轻。 李崇义看着空荡荡的家,一夜过去家中剧变,父亲带着母亲与弟弟meimei都去了骊山。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换源app】 家仆小声道:“公子,吏部的文书到了。” 李崇义拿过文书,看着吏部的安排还要去礼部任职,任侍郎更要进入外交院。 他不解道:“外交院现在有几个侍郎了?” 家仆回道:“算上公子一共五个,不过从太常寺文散到侍郎,公子这是跨了许多步,难得有人可以一朝任职侍郎。” 这两年长安城发生的事情不少,多少怪事都见过。 正如当初人们议论,长安城内妖风阵阵。 李崇义站起身道:“不过是个侍郎而已,张阳不是在一夜之间成了礼部尚书。” 家仆笑道:“公子不能与张阳相提并论,张阳是奇人异士,长安城都说他师承秦岭的一位高人,公子乃凡人还是应当脚踏实地,一步步升官,幸进的人都是少数,张阳便是其中之一,也不会再有人这般幸进了。” 李崇义瞧着这个从小时候照顾自己长大家仆,心头无奈。 跟着家仆走出家门,一路走向外交院。 昨夜父亲入宫天快亮的时候才回府,按说元宵夜早就结束了,父亲在宫中滞留许久,肯定又发生了什么。 这件事也导致了自己去礼部任职侍郎? 李崇义心中思量脚步也走到了外交院门口。 现在的外交院很大,相比弘文馆都要宽大。 换了一番心情,李崇义走入此地,手里看着文书左看右看不知道该给谁,这里也没有一个门吏。 大家都很忙,脚步匆匆来又匆匆离开。 李崇义挠了挠后脑,倒吸一口凉气,拦住一人问道:“在下乃新任职礼部侍郎,敢问去何处面见上官?” “自便。”对方说话便快步离开了。 自便?李崇义左看右看,这里好像没有一个主事的人。 张阳呢?他不是礼部尚书执掌外交院吗?人去哪儿了? 李崇义又想到张阳此人行事作风古怪,他从来不管礼部,很少亲自处理政事。 这种行事懒散之人能够成为礼部尚书?还能坐得这般稳当,陛下就这么放任? 先前也见过他几次,这人给自己的感觉挺普通的,也没有外面传得这般高深莫测。 终于,李崇义在外交院的后院看到了一个正在吃饭的人。 对方吃着一碗汤面,手中捧着一卷书。 “敢问……” 狄知逊嘴里吃着,指了指身后,“锅里就有吃食,自己拿碗快去盛。” 李崇义有些犹豫:“这……” “不妨事,我们外交院的官吏在这里用饭不用银钱。” 不知道该作何解释,李崇义将文书打开放在他的面前。 狄知逊吃着吸熘完上的内容急忙行礼,“下官狄知逊,见过侍郎。” 李崇义摆手道:“你比我年长,不用多礼,敢问我要如何面见上官?” 侍郎的上官就是尚书,狄知逊解释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