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二章 孩子的命运 (第2/3页)
的时光。 而且更多的士族中人更愿意支持李建成。 只是玄武门的事情发生后,李世民登基便对清河崔氏的态度大变,数次打压与呵斥。 现在李世民上位了,说话的皇帝变了。 当年起兵是一回事,现在要治国是另外一回事。 所谓七姓十家,出宰相十二人,风光无限。 可惜他们撞见了天可汗,这一次李世民和清河崔氏算是杠上了。 皇帝就差举着刀,向清河崔氏开火了。 这是世家中最庞大的一脉,也是最有声望的一脉。 当初让高士廉修改氏族志,不是没有原因的。 张阳回到家中,婶婶已做好了饭食。 “夫君,用饭了。”李玥带着笑脸迎上前。 朝堂上多风雨,还是家中让人安心。 小熊正吃着一根白萝卜,在它碗中还有更多的萝卜。 小武正指责它吃得这么胖,以后要少吃点了。 倒是这头熊咯嘣咯嘣地嚼着萝卜,吃得还很享受的模样。 张阳中肯地点头,“这头熊确实有点胖了,在骊山野了两个月也没有要瘦下来的感觉。” “壮实一些也好,将来也好看家护院。”李玥点头道。 “最近听说陛下与清河崔氏过不去了。” 王婶闻言行礼,“这便去查探消息。” 张阳摆手道:“不用了,最近专心提升我们骊山的制造技术才是关键。” 李玥对世家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她更喜欢抱着自己家的账本数钱,骊山每年冬天都能入账不少银钱。 还有洛阳送来的三万贯,让她很是振奋。 骊山的经营已经进入平缓期,肥皂的生意也到了瓶颈,至于印刷厂,利润一直都很平稳,没有要突破的迹象。 羊毛做成的布料,确实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保暖的衣物并不会在春夏两季再带来效益。 饭后,张阳整理着碗快。 原本在守着巷口的杨婶回来了,她拿着黄绢走入家中,“公主殿下,朝中旨意。” 李玥接过黄绢,狐疑道:“天色都这么晚了,父皇怎么还有旨意送来。” 打开黄绢,李玥看着旨意眉头紧锁,又迅速收起黄绢。 都说天意难测,皇帝的想法也不可琢磨,张阳吃着饭食疑惑道:“难道我们骊山藏烟花的事情被你父皇发现了?” 李玥摇头。 张阳长出一口气,“那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她重新坐下来,“父皇说了,等到我们的孩子五岁,要让母后收她做弟子。” 张阳放下碗快,“你父皇连我们孩子都不想放过。” 自懂事起,李玥就在深宫中长大,她的童年是冰冷的,更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也经历这样的事情。 虽说不知道这道旨意是何意思,这是第一次感觉到权力之下,做父母的不能决定自己孩子的命运的无力感。 张阳抚着她的背,“我们家一定不能任由你父皇摆布。” “嗯,不能任由父皇摆布。” 她带着小武洗了洗早早便休息了。 从骊山到长安城一路,还要收拾家里,她们都累坏了。 深夜,恢复了宵禁的长安城很是安静。 张阳坐在家中绘制着图纸,用烟花的底火燃烧可以推敲出炮筒的原理。 与其说是一个大号的烟花,在当量上还要再提升一个台阶才行。 同样口径的炮筒与烟花相比,炮筒的威力还要再翻几倍。 要将更多的火药压缩在一个小空间内。 窗外的夜风吹入屋中,油灯的火苗在夜风中晃着。 听着小熊的鼾声,张阳打了一个哈欠,洗漱一番也睡下。 天还未亮,张阳感到自己的胸口被压着,懊恼地睁开眼时这头熊趴在了自己的身上睡着。 起身将它推开,张阳双目无神地洗漱。 灰蒙蒙的天空还未晴朗,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媳妇正是恢复身体的关键时候,她的身体底子本就薄弱,如今看来恢复得倒是正常。 但也要小心应对,将身心完全沉入在火器的设计上。 连日来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