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给皇帝筹钱 (第2/2页)
金,“陛下,既然银钱已经奉上岂有拿回来的道理,正如房相所言,西域吐蕃向来反复,因为此时松懈,以后但凡有变便再也难寻此等好时机。” 李世民提了一口气,正想再说什么,一个太监急匆匆而来,“陛下,骊山送消息给皇后,说是骊山县侯与魏王准备了一万贯银钱来给河西走廊修建关隘。” 话音落下,殿内又是一片寂静。 只是安静片刻,众人便又议论起来。 李世民很诧异,正愣神。 这个消息给众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大家苦哈哈一千贯都吃力够凑,骊山一句话便可以拿出一万贯。 陛下的这个女婿到底是有多富裕。 见陛下迟迟不讲话,太监又问道:“陛下,是要回绝,还是……” 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明日,朕亲自去一趟骊山。” “喏。” 修建关隘的银钱有了着落,众人皆是长出一口气。 等大家都走到殿外,还在处于讶异中。 大唐的驸马不少,要说陛下的女儿现在嫁出去还在长安城的也就汝南公主一个。 骊山驰援社稷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现在还有魏王能够拿出银钱。 早这样大家也不用拿出自己私藏的银钱,拿出来太多的话家里更不好解释。 尤其是房玄龄,要是被家中女人知道,怕不是连家门都进不去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李世民封锁了。 知道张阳在骊山避暑,李世民难得主动和自己的儿子女儿说起去骊山。 这一次长孙皇后还可以带着牙牙学语的小兕子一起去。 现在的小兕子也才一岁,她的小眼睛对这个世间很是好奇。 皇家一大家子,收拾了一天这才出发前往骊山。 陛下人还没到,宫里的人早早来村子里传信了。 张阳对上官仪道:“我们新建的那一幢楼就给陛下一家住。” 村子里又修建一座三层高的楼,这座楼原本是用来给以后的人做管事用的,最近村子里努力让村民识字,各个工厂也在挑选管事。
那幢楼今年年初的时候刚刚落成,倒是一直空着。 上官仪收到话语便去安排。 李泰骑着一头驴晃晃悠悠来到村口,准备迎接父皇。 倒也苦了这头驴,要拖着体型如此肥大的魏王。 李泰让人把驴牵回去,他戴着斗笠遮阳,目光看向远方,有一队车马正在朝着村子而来。 张阳摇着手中的蒲扇,“魏王殿下,这一次驰援社稷,你与我一起处理,平分如何?” 李泰咬牙道:“我出三千贯不能再多了。” 张阳又道:“给钱肯定不能白给,我的银钱也就当是借给你父皇的,我之后还会和你父皇说一下河西走廊商税的问题和关税的问题。” “四千贯!”李泰咬牙道。 “出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魏王殿下最好再考虑一下。” 李泰一跺脚大声道:“五千贯,不能再多了!再多也没钱了。” 看他张扬舞爪那样,要拼命的架势,以李泰现在的分红,从去年到现在攒了八千贯有余,再让他多拿出来确实为难了。 车队慢慢悠悠到了近前。 李丽质和李治等一群公主皇子先下了马车,她们快步跑来。 “我皇姐呢?”李丽质率先问道。 “在村子里,就是你们上次住过的院子。” 收到话语,李丽质带着一群弟弟meimei就跑进了村子,几个宫女慌张跟上,生怕这群撒欢的公主皇子会在半道上摔了。 接着下车的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怀中还抱着一个婴孩,想来就是小兕子,晋阳公主李明达了。 张阳拱手道:“见过陛下,皇后。” 李泰躬身行礼,“父皇,母后。” 长孙皇后点头道:“你这个村子还真是每一次来都不一样,都多了好多房子。” 顺着长孙皇后的目光看去,张阳解释道:“那都是用来存放货物的库房,其实村子内也有很多新建的房子。” “本宫先去见见玥儿。” 等皇后和孩子们都离开了。 李世民低头看着李泰,又看看自己的女婿。 “陛下,粮食的味道如何?” 再是深吸一口气,李世民点头道:“只要闻到粮食的香味,朕的心便能平静。” 张阳又道:“太子殿下没有来吗?” “他要留守长安城,由房玄龄长孙无忌辅政,你不用担心他。” 看李世民说得轻飘飘,张阳伸手邀请道:“我给陛下安排了住处,既然是避暑不妨在村子里多住几日。” 一路带着李世民往新安排的住处而去,张阳又是回头看了看,“蜀王殿下也没来?” 李世民黑着脸,这小子的问题怎么这么多。 “恪儿在军中,这些天都不会见到他。” “原来如此。” 到了骊山的一处山脚下,这里是村子的北面。 一幢房子就在眼前,李世民抬眼看着,“第二办事处?” 张阳也看了看门匾,“本想在这里安排一个办事处,用来解决工厂的生产事务,人手正在培养,眼下还空着,最快明年才能用上。” 李世民正要迈步走入其中,一旁的侍卫讲道:“陛下,卑职先进去看看是否安全。” “不用,这里是朕女婿的地界,有什么好怕的。” 说完话,李世民便走入了其中。 这个办事处房间不少,也很宽敞每一层都有楼台。 李泰介绍道:“父皇,这里也是儿臣亲自带人修建的,此地位置最好,早晨的时候阳光正好照到,等到了午时,阳光便会被树荫挡住,过了夏天,太阳开始的日照更高的时候便能照到这里,是个冬暖夏凉的好地方。” 看现在李泰正不断和李世民介绍着这里的每个房间,像极了做一个房产的。 “眼下长安城闷热,长安城有皇兄留守,再者说骊山距离长安不远,父皇也不用兴师动众前往天台山离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