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西域大略 (第2/2页)
> “你终究还是太年轻,这份奏章看起来非常有远见,但也有很多的疏漏,就算是扶植出一个能够控制西域的傀儡,那也只是把权力交给他人,而不是握在自己的手中。” “随着岁月的变迁,一切都会变的,权力也终究落在别人的手中,就像你说的,再拥立一个西域大可汗与现在的叶护对立,你扶植的傀儡可汗手中没有兵马,更没有势力,如何与叶护可汗相争。” 张阳回话道:“陛下,历来权力都是人心所向,群众才是最大的力量,西突厥的普通牧民才是我们礼部所要争取的,至于整个叶护手中有多少兵力,还有战马,礼部不在乎,也不用在乎。” 看了看李世民的神色,张阳又道:“还请陛下不要如此颓废,大唐应该开疆拓土,这个世界很大,不只是有辽东和西域,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等着天可汗去征服,臣还知道在遥远的西方有很多的瑰宝等着我们去发现。” 必须给李世民不断地灌输野心,皇帝没了野心就会变得懒惰,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若陛下不想着开疆拓土,建立功业,礼部和外交院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李世民叹道:“朕何尝不想着建立千秋功业,否则也不会用骊山与交换高昌,若要拿下西域,你需要多久?” 一旁的宫女收走陛下面前的碗快,她们自觉地将桌桉收拾干净,然后端着皇帝用过的碗快无声离开。 张阳先是思量许久。 李世民收起这份奏章,“你要是给不出时日,朕也不能勉强。” “短则三年,长则十年。” 听到这个回话,李世民笑了,“当真?” 张阳惆怅道:“臣是这么想的,先从文化开始,以文化占领西突厥,三年之后大唐也有了征服西域的国力。” 李世民笑着。 张阳再是行礼,“臣需要时间。” “朕给你时间,之前徐孝德又呈交了弹劾你的奏章,也有人对你的骊山言辞颇多。” “骊山富裕,自然会有不少批评,我一直都是一个能够接受批评的人,骊山的利益与朝堂是在一起的,我能够接受批评和人们的议论,还望陛下坚定立场,为了我们的目标,强国富民,开疆拓土,征服世界。”
“就如魏征所言,后生可畏。”李世民再看奏章,“你何时需要朕的旨意,让朕册封一个西突厥大可汗与叶护对立,这个人又是谁?” “臣还在考虑,陛下到时候只要配合便是。” “要没其他事,你就退下吧。” 话音落下,见张阳还站在原地,身为天可汗自然不能和这种年轻人计较,李世民又道:“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陛下,那两千亩地什么时候给我,都拖了两月了,一拖再拖,再拖就夏天了。” 好不容易心情好点了,李世民的瞬间消失,“来人,把这个小子叉出去。” “陛下!你是天可汗,天可汗不能赖账呀。” 几个侍卫拖着自己,就要出了兴庆殿,张阳大声道:“天可汗都赖账,这还有没有天理了!还有没有王法了。” 声音越来越远,直到声音完全消失,李世民又拿起这份西域大略继续看着,“让西域人都学习中原文字,写中原文字?文化一统?除去西域一切落后习俗与愚见。” 看了许久,李世民不住点头,“嗯,果然是个有野心的小子。” 这份大略越看越喜欢,用文化来长久地影响西突厥人,这种手段他是怎么想到了,百年之后西突厥的文字和习俗都会消失,实在是诛心之极。 一旁的太监和宫女低头站着没有说话。 只是觉得陛下的心情很不错,这份奏章都看了好久了,还在看着。 皇帝赖账确实没天理了,和皇帝讲王法更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张阳加快脚步一路走着,从太极殿路过,正巧遇见了徐孝德。 “张尚书,许久不见了。” “原来是徐长吏。”张阳揣着手道:“徐长吏最近在做什么?” 徐孝德的脸上挂着微笑,“陪着太子研习汉书。” “辛苦了。” “不辛苦。” 一路继续走着。 “听说徐长吏又弹劾我了?” “咦?张尚书怎么知道的。”徐孝德再次追问,“是听谁说的吗?下官弹劾骊山乡民野蛮缺少管教,没想到陛下还没批复,张尚书先知道了。” 张阳脸上堆着笑容,“是不是东宫的差事太闲了,你说你没事找事,三番两次弹劾我做什么?” “本也是闲着无事,遇到了不平事自然要弹劾。” “是吗?我还以为你针对我呢。” “下官与张尚书向来没有过节。” “原来是这样呀。”张阳感慨着,“其实陛下看到了你的奏章,这才与我说起。” “是吗?”徐长吏更来劲了,“陛下怎么说的?” “陛下说你好好教导太子,平时这等闲杂事情不要掺和,骊山乃公主封地,下次再去还打你。” “天可汗广纳言路,弹劾只是自然也是下官职责所在。” 不仅嘴碎还是死脑筋。 几番欲言又止,张阳又道:“其实我最近也看到了一些事情,不知道徐长吏有没有兴趣。” “是何事?” “世家闹出了事情,听说最近又有人私奔了。” “私奔?为何?” “因为爱情,可是世家的所作所为……他们会将带自己族中子弟私奔之人活活打死然后沉江。” 听完这番话,徐孝德倒吸一口气,“如此丧尽天良。” 张阳又道:“这世上丑恶之事很多,再想想为了爱情何错之有,我要说的就是这件事,我知道徐长吏是一个满腔热血的正直之士,岂能容他们这些宵小胡作非为。” 留下徐孝德一个人在原地思考,张阳加快脚步离开。 离开皇城的时候,张阳走到外交院门口,招手叫来了在内办事的许敬宗,两人低声说了几句话,便分别。 有人盯着外交院外,也看着外交院的动静。 不知道张阳和许敬宗说了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许敬宗就常常往刑部的地牢跑。 陛下对龟兹王室的发落要在秋后才能知道,许敬宗倒是往地牢跑得很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