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章 持续反应控制核聚变取得成功! (第1/3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四百九十一章持续反应——控制核聚变取得成功!可控核聚变工程建造基地。 核聚变点火实验已经进行了二十天,装置内部的氘氘反应材料已经接近爆发临界线。 接下来,每一次实验都可能出现危险。 装置内部的聚变反应,和空旷地带的聚变爆炸是不一样的,因为装置内部的空间是有限的,热量就能够持续堆积,温度和压力都比空旷地大很多。 即便受到反重力场减弱反应强度的影响,理论上来说,氘氘反应材料也不需要达到爆发临界线,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 现在的每一次实验,间隔时间已经超过三天。 每一次实验内部反应情况,都会比上一次更加剧烈,仅仅是实验后的降温处理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这一天的实验中,内部剧变反应测定持续了五分钟左右。 “反应非常剧烈。” “温度已经达到了临界标准,但装置产生了控制作用,整个反应没有明显的爆发,强度数据持续衰减……” “测定到的材料反应参与率依旧很低……” “下一次实验可以继续使用。” 材料反应参与率低,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数据,实验所用的氘氘材料都是处理后反复使用的。 这就是因为反应参与率低。 比如,一吨的氘材料,只有几克参与了反应,其他材料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核反应实验大多都是如此。 一般核反应堆也是如此,比如,核动力航母,建造好以后能持续运转十几年,动力依旧的非常充足,也就是同一块原料,持续反应了十几年时间,一直源源不断的提供热源动力。 实验结束以后,设备冷却暂停抽空内部材料,随后人员进入进行了内部设备和材料的检测。 从装置冷却到完成各项检测,总用时大概有五天左右。 这个过程中,检测数据不断被上传,附近的主实验楼内部控制中心,可以查看各项数据。 王浩、汤建军、王烨等人的办公室,都安排在主办公楼的三层。 他们每个人都有单独的办公室,但因为工作的原因,点火实验期间就凑在了一间大办公室里工作。 王浩和汤建军等人,正不断审阅着各项报告信息。 这些数据是从主控制室工作组上传的,工作组的人员会对于检测数据情况做分析,再把分析过的数据上传。 到了项目负责人这一级别,数据就转化为一个个‘报告信息’。 比如,反应强度,预估参与反应材料、总能量、损耗能量,等等 再比如,一些检测相关的数据,包括内部抗压材料、外部高磁设备是否受到剧烈核反应影响。 还包括内外层的辐射情况。 等等。 有关内部核聚变反应情况信息,大部分实验当天就已经上报完毕。 现在都是检测相关的信息报告,他们的工作就是重点,那些疑似有问题的部分。 汤建军一直认真盯着电脑,不断翻阅着各个报告信息。 王浩则相对悠闲的多,他端起了咖啡轻抿一口,把杯子放在桌上以后,还调整了一下椅子靠背的幅度,把脚跟儿能搭在桌子上。 他都快躺下来了。 王烨看了一下汤建军,又看了一眼王浩,顿时就感觉非常怪异。 两人的神态就是两个极端。 王浩之所以非常的悠闲,是因为召开实验总结会议的过程中,已经和很多人做过相关的交流,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他不觉得实验上报信息会有大问题。 在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自然就可以悠闲的审阅报告信息,工作也只是走一遍流程而已,根本不需要亲自去认真看。 汤建军就不一样了。 他可不知道实验没有大问题,甚至说,实验开始到现在,他都一直认为一定会碰到重大问题。 这种重大问题还是难以解决的。 要么就是设备被冲击损坏,要么就是材料受到冲击损坏,又或者会出现一些电路的故障等等。 总之,肯定会碰到问题。 这就是做工作项目次数多积累的经验。 每一次工程项目到了关键的节点,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连想都想不到。 所以汤建军就非常的认真,然后越看检测报告信息就越认真。 因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