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第二次北门攻防战(求追读、收藏)  (第1/2页)
    看见扶江上浩浩荡荡的清军船队。    李东立即就来了精神:“准备发射!”    他正站在扶江工业区水门的炮台旁,江中的射击诸元早就测量好。    与他相隔不到一公里的江面上。    “这城墙,比上次又高了将近六尺!”陈若沂一拳砸在面前的栏杆上,叹了口气,“传令下去,兵分两路,绕过水门,囤兵于南门和北门,派出一千人,切断上山的道路。”    一员清军副将也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水门有炮台,防守严密,城墙上也布防得当,不是很好攻举,不妨挖壕沟、建南北营地,久围之!”    康熙年间的清军。    不仅火绳枪、青铜炮非常多,像单筒望远镜之类的西洋产品,也不算罕见。    尤其是像游击、参将、副将、总兵等高级指挥官,对火器战法还是非常熟练的。    康熙征蒙古、打郑氏,都在战争中广泛使用了火器。    所谓的弓马取天下,并不是真的用长弓来对抗青铜炮。    挨了水门炮台两轮射击,损失了一艘战船后。    清军完成了对扶江工业区南、北两门的分兵合围。    “南门和北门也有炮台?”    身处北门江滩的陈若沂,此时才知道金鸡岭居然在短短数月内,从一穷二白,进入了火器时代!    想来是宋天鸿那wbd卖给对方的军中利器!    “大致有多少门火炮?”他沉思良久,才问道。    如果敌人火炮多,那就不能强攻,不然两、三千的炮灰死完了,恐怕都占不了多少便宜。    如果火炮少,那就直接蚁附攻城。    一万多的军队,堆尸体,也能推平面前这座小城!    “看不出来,不过,我们可以先用火炮攻击。”负责领兵的清军副将说道。    跟略通兵事的陈若沂不同,副将可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从军数十年,经历过康熙朝南方无数场战事。    用火炮攻击的话,很快就能试出北门城墙上的火炮数量。    对方不可能只挨打,不还手。    “弹药宝贵,先上五百山贼,让他们去试试对方的虚实!”    能够用人命填坑时,陈若沂绝对不会用火药。    反正这些炮灰也就是拿来干这事的。    死掉五百人,不算什么。    ......    “清军在干什么?”    李东从水门赶到北门。    刚才江面战斗的战果很差,只有一艘战船,如果不是水门那边的城墙,已经高达五米。    恐怕清军会用战船直接进攻水门。    “管他干什么,他多路来,我只一路去,陛下,我建议集中八门小口径炮,和北门炮台一起,给清军尝尝甜头!”管着火绳枪队的马文才,笑嘻嘻地说道。    他贡献值足够复活,今天是准备战死的,因此毫不在乎战场上凶险。    哪里危险,他就准备奔向哪里。    为新唐帝国流着最后一滴血!    李东无语地扫了他一眼,对于这种一心求死的家伙,他也懒得多说。    “他们动了!”    马文才突然从墙垛旁探出头,“兄弟们,准备好火绳枪!”    几百名衣着杂乱的人,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从北门清军的阵营左侧,一窝蜂地冲向扶江工业区的北门。    “是群山贼!”    李东皱了皱眉头,他的军事经验再不丰富,也明白这个时候不能用大炮轰。    “用火枪打,炮台准备,火炮队装填完毕后,听我号令,不可轻举妄动!”    马文才本来想用炮打,然后再收割一波,但看到李东这么吝啬,也只好吩咐手下的火绳枪兵。    “一队,开火!”    这时几百名山贼已经进入到火绳枪的射击范围。    最近的一名山贼,离城墙不到二十米!    为了避免管理员被流箭所伤,穿着全身板甲的何寿之,叫来十个板甲都的御林军士兵,把李东围在中间,头顶还罩了两面钢制盾牌!    整个一钢铁堡垒,只露出一丝缝隙,可以让李东看见城外的战况。    “敌人上来了,把管理员送下去,添什么乱呢?”    马文才踹了何寿之的铁罐头一脚,“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