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_第二二七章 大炼钢铁计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七章 大炼钢铁计划 (第3/3页)

衣的李永吉走下马车后,跪在地上的人群最前面的一名老人忽然抬起头高呼:“恭迎圣上驾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老头儿喊完,后面的人也跟着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声浪整齐划一,一看就是训练过多次,而且因为人数众多,光看这密密麻麻的人头,有多次领兵经验的李永吉就推断出,这起码就超过三千人。所以声音尤其大,震得李永吉耳朵都有些发疼。

    好在,对这种情况,李永吉也早就有应对方法,所以故作威严的一摆手:“好了,都免礼平身吧。”

    “谢圣上!”那个领头的老头儿再次一叩头,这才重新站起来。

    等那个老头儿站起来,其他人才跟着站起来,倒是变相的凸显了这个老头儿的身份地位。

    稍后一问,李永吉才知道。原来这个老头儿叫柳七,人称七爷,今年已经七十八岁,是这里年龄最大的老师傅,而且手艺高超,本身就精通打铁、制砖烧窑等工作,是个老资格了。再加上,这个钢铁厂的很多技术骨干都是他的徒子徒孙,所以他才在工人中间这么有威望。

    至于这些来跪拜的人。大部分都是不当职的工人,不过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来,像扫地的之类就不能来,只有那些一线工人才有资格过来。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老式的钢铁厂的确是个用人大户。

    李永吉这次过来主要是视察钢铁厂的,不是来作秀的,所以也没做什么演讲。只是简单的勉励了一番大家,然后就让大家都散去,自己继续带着徐建寅跟柳七。还有秘书苏荷以及几个侍卫、常在,一起进入了真正的炼钢厂房。

    等换了隔热服,戴了安全帽,一进厂房隔热间,立刻就能感受到里面扑面而来的高温,再继续走,走上二楼之后,就能看到下面排列着一个个巨大的炉子,炉子里面有通红的液体,正是平炉以及里面的钢水。

    一边走,旁边的徐建寅一边介绍,原来这些平炉有大有小,虽然接受的初期铁水都一样,都是从那座高炉里面输入的,但因为后期附加投料的不同,所以出产的钢铁品质也不同。

    换言之,这里的二十四座平炉,其实出产的钢铁质量跟种类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炉子专门出制作刀具的高碳钢,有的出中碳钢,有的则是专门出低碳钢。

    根据徐建寅的说法,这些不同炉子生产的钢材,用途各有不同,比如高碳钢,主要就是生产各种刀具、农具;中碳钢主要用来制作零部件以及建筑用的钢筋;至于低碳钢,则主要生产弹簧还有无缝钢管。

    这样一看,这个二号厂出产的钢材的确种类更多,虽然只是生产高中低三种类别的碳素钢,还没有生产合金钢的能力,但无疑增加了钢材种类,提高了适用范围。

    要知道,从现代社会弄来的一号钢铁厂生产的钢材,几乎全部都是优质低碳镇静钢,这种钢用来生产钢轨与制作枪管炮管的无缝钢管都是极好的,但如果用来生产刀具等,就略有不足,还需要后期再经过一系列锻造处理,才能制作出合格的刀具用钢。

    同样的,制作建筑材料用的钢筋,最好还是中碳钢,用低碳钢的话,强度跟硬度略低,中碳钢则正好符合钢筋建筑材料的需要。

    实际上,虽然是用了很多现代工艺以及不少现代材料,但这里的技术毕竟跟李永吉直接从现代传送过来的钢铁厂差距不小,所以质量上其实是略有不如的。

    比如说,一号钢铁厂生产的产品虽然单一,但由于脱氧完全,生产的都是优质镇静钢,这种钢的组织致密,偏析小,质量均匀,抗屈服能力强,是优秀的钢轨以及钢管用钢,几乎达到了现代钢的水平。

    但在这一号钢铁厂里,尽管用的是平炉炼钢,用的也是现代工艺,比如也会在炼钢过程中加入电石、碳化硅等脱氧剂,但终归不是吹氧式,生产出来的钢材大都是半镇静钢跟沸腾钢,就质量来说,比一号厂的钢材要差一些。

    当然了,就算低碳钢比一号厂的产品质量略差,但出钢的种类更多,而且毕竟是钢,比生铁强了不知道多少,且比这个时代的普通钢材质量也要好很多。

    参观了一圈之后,李永吉十分满意,毕竟这是自主生产的第一座钢铁厂,意义不凡。

    初步估计,这样一个钢铁厂,日产钢铁860吨,如果不停产,一年就可以制造出31万吨钢,加上一号工厂的产能,年产50万吨钢还是很轻松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样的二号钢铁厂可以重复建设,李永吉只需要继续提供一些碱性耐火材料就行,不像一号钢铁厂受限那么大,而就算是碱性耐火材料,他也在找人组织攻关,用不了多久,碱性耐火砖就可以自己生产了。

    “陛下,只要给我充足的人力物力,我保证可以在半年后把工厂的生产规模跟产量都扩大一倍,达到日产钢铁1600吨。”徐建寅充满豪情的道,“如果继续给我全力支持,如果一年内能够突破碱性耐火材料的技术难关,那么最多三年,只是这个马鞍山基地,我就能保证做到日产钢铁一万吨!”

    “很好,志气可嘉!”李永吉赞叹道,“钢铁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有这股志气才行。嗯,你放心,我会让国务院全力支持你的钢铁项目,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优先保证钢铁建设。至于计划的名字么,嗯,就叫做大炼钢铁计划吧,简单,明确。”

    “多谢陛下!”徐建寅大喜道,“如此一来,我可就彻底放心了。”

    “嗯,是可以放心。”李永吉眯了眯眼,心中却又想起了别的事情。

    的确,钢铁是现代国家的重中之重,现在好像平炉炼钢还没出现吧,只有西门子发明了蓄热室技术,还来得及。

    呀,看来,得尽快找人去法国,干掉那个发明出平炉炼钢的马丁了,就算最终阻挡不了平炉炼钢的出现,能拖延一下也是好的。对了,西门子这家伙也很危险,搂草打兔子,一起提前干掉吧。

    还有谁呢?不管了,回去问张信达找点资料,看看这时代西方社会都有哪些牛人,像诺贝尔啊之类的化学家跟物理学家,太危险了,干脆全都提前干掉吧!

    虽然这么做有些不地道,不过怎么说来着,科学是无国界的,可惜科学家是有国籍的,既然我自己不缺技术,暂时也没把握能吸引别国大牛过来,那就干脆直接扼杀。

    没错,这是一场技术的战争,以后谁能提前掌握更先进的技术,谁就能掌握未来,为了中国的崛起,只能对不起别人了。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