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1859_第一九六章 法治为皮,人治为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六章 法治为皮,人治为里 (第5/5页)

是指最初级的学习,如果讲到延续性跟发展前途,由于二十三岁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快就会呈现智力下降的趋势,肯定不如十五岁的孩子发展前途更高。

    但是呢,那个所谓发展前途更高,也不是绝对,毕竟成年人也会继续学习,而如果只是达到小学老师的程度,那么成年人学习的性价比就更高一点。

    毕竟成年人学习小学内容,不需要学校提供额外的营养餐,只需要给钱就行,名义也可以给个好听一点的称号,比如说明这是吃皇粮,跟当初的秀才禀生一个待遇。

    要是这样的话,小学老师的职位,对成年人的吸引力会更大,而成年人因为更懂事,学习热情往往会更高,不像小孩子,往往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会更加贪玩,更不容易用心学习。

    可以这么说,同样是物质奖励,对成年人的作用要绝对大于小孩子,因此投入成年人,要比投入到小孩子身上更合算。

    还别说,听了沈世明的这一番话,李永吉也是受教良多,原本他只从经济上跟物资上考虑,却没想到政策具体实施的时候还会有那么多的麻烦。

    就像沈世明说的,他发现的还是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其他还不明显的问题就更多了,而那些不明显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隐患,隐患多了,一旦有合适的契机,一起爆发的话,那对国家造成的影响跟损害,那也是相当巨大。

    “所以,归根到底这是个法治跟人治的问题。”沈世明总结道,“陛下崇尚法治,这一点微臣也赞同,毕竟如今我中华帝国外患大于内忧,法治更容易集中力量应对强敌,但法理不外乎人情,陛下的朝廷太过**,忽略了人治的力量,总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紧接着,他又开始说起了法治人治的不同。

    按照他的说法,法治就是李永吉现在搞的那样,一切都有法可依,一切都遵法实行,但这些法度又多又繁琐,连普通官员都无法全部知晓,更何况是普通老百姓了。

    这样一来,本来是善法,到了下面也会成了恶法,还会给很多懂法的恶棍无赖借机违法乱纪,用法律的名义欺压老百姓,但最后这些恶棍无赖赚了好处,坏名声却给了朝廷,这是智者所不取的。

    所以儒家人治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人治没有一个绝对的法,而是根据人情世故以及天理伦常,或者说普世价值观去衡量一切,虽然个人主观的随性更大,但相对而言也更适合文盲居多的中国人。

    现在,沈世明搞怠政,其实就是俗称的无为而治,就是尽量减少上层的干预,而中央没有具体而明确的命令,下面的地方官也就没有让警察动武的授权,没有了警察的绝对保障,他们对地方政务就会更谨慎,如此一来,就可以让下面自发运行,更好的与民休息。

    换言之,这是沈世明在无法更改现有体制情况下的一种妥协,也就是在法治政府的大环境里,认为的从上层减少行政干预,而中华帝国的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没有了上头国务院的命令,很多工作就没法顺利开展,这看起来是怠政,但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与民休息的善举。

    “陛下,这老百姓啊,你不去管他们,他们自己就能管好自己,你要是多管的话,反而会出事。朝廷只需要在财政充裕,兵力充沛的情况下,轻徭薄赋就行了,这样就可以成就一个盛世,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问题是随着社会发展,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政府的职能也会越来越多。”李永吉道,“比如修路,你现在还只是简单的冲突,以后我要是全修铁路,铁路上跑火车之后,愚民要说火车是恶魔,破坏了风水,要捣毁火车怎么办?或者我以后要推广工业化,很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要捣毁机器要如何?

    总之,人治看起来很美,但不可行,一个现代国家总是要**制的,起码要有法可依。

    当然,在法律框架下,根据情况适当有所变化,有所左右是可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法院从政府层面独立出来,而且法院审案子还必须要有陪审团的原因。”

    李永吉说的这些,沈世明显然没明白,不过他却知道不能跟皇帝顶牛,所以只是连忙道歉:“是,陛下,微臣愚钝,看不到圣上的深谋远虑,回去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学习陛下赏赐的著作,仔细仔细再仔细的领会陛下的精神。”

    “好了,事情就先这样吧,毕竟你说的其实也有道理,法治社会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现成的法律必须有,但就目前的情况下,适当的搞一搞人治,不用什么都较真其实也不错。”李永吉道:“我们制定策略的时候必然难以全面周全,下面具体实行的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不过出问题不怕,怕的是出了问题就全面否定,全面推倒,那才是开历史倒车。所以说,你的做法让我很满意,在法治的框架里,再实行一定的人治,这个点子相当好嘛。”

    “谢陛下赞誉。”沈世明道,“不过陛下,正如微臣所说,为了法治之外多一些人情,减少地方跟民间的冲突,臣觉得应该加大首相的幕僚团,然后以国务院特派中央委员的身份巡视地方,去协调地方政府与民间的冲突,您觉得怎么样?”

    “这件事啊,好倒是好,不过国务院幕僚就不用了,毕竟幕僚的作用不是干这个的。”李永吉道,“这样吧,各地都有下派的内务委员,可以把这个协调的工作交给内务委员去做。

    至于你么,嗯,国务院的确管不到内务府的人,但我可以给你加一个内务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副委员长的身份,让你可以直接领导下面的内务委员,也算加大了你的权柄,这样总可以了吧?”

    “这……谢陛下成全!”沈世明大喜。

    “很好,没想到你倒是让我十分惊喜,居然搞了一个法治为皮,人治为里这一套,让我们的官府能够更加的灵活。看来让你做首相还真是个明治的决定。”李永吉笑着道,“正如我跟你说的,做人是要谦虚谨慎低调一点,但做事也不能太多顾虑,该高调也要高调,什么事情都可以尝试一下,错了再改就是了,就比如你那个变相人治,我看可以继续下去。”

    “多谢陛下的体谅,微臣必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必为陛下赴汤蹈火,将前路铺成坦途!”

    “好好好,这才是个首相的气概!总之呢,王韬他们的事情我就先给你压下来,你放手施为就好,出了事我担着,我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R1152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