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意向 (第2/2页)
只是一笔带过,着墨不多,不过却决定了一个晋商巨头的衰落。此事的根源还是因为中国缺铜,但是市面上流通最多的却是铜钱,为了弥补日益严重的缺铜窘境,康熙四十八年,户部与内务府上奏,请允皇商出海贩铜以解决缺铜的困境。康熙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这一奏请,为此晋商中的康家,徽商中的张家,被授予了出海贩铜的特权,但是出海贩铜风险巨大,海船多有损失,为照顾两家的利益,朝廷允许每次出海有三分之一的海船可以携带货物与对方交易,且予以免税的特权,以弥补贩铜带来的巨大风险和损失。经过两家的力争,最终这一比例被提高到了二分之一。不过放眼当时的亚洲尤其事东亚地区,产铜的国家除了日本就是西班牙占据的菲律宾了,两家协商一番后,康家占了上风,拿到了去日本贩铜的权益,张家只能去菲律宾了,这才有了康家在天津大肆采购的情况。 要说现在的日本,也算平静,自从德川家被封为大将军后,日本各地大名也相继承认了幕府体系的管理,相对和平的环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日本人口由明末的一千万左右增长到了二千万有余,充足的人口给让日本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和采矿业,运输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幕府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防止外来势力的干涉,同样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除了同朝鲜,中国和荷兰保持有限的贸易往来外,任何外国船只严禁进入日本,其中把持同朝鲜贸易的主要是对马岛的宗义家,每年差不多有二十艘船的贸易量,主要是购买朝鲜的人参,毛皮,粗陶器,纸张,药材等物品。同荷兰的交易量更少,每年不过五船,主要是幕府购买的西洋火绳枪,铠甲,镜子,玻璃制品以及一些毛呢制品。同中国的贸易占据了日本对外贸易量的七成以上,每年大约有一百艘船驶往日本,输入日本的主要是瓷器,生丝,丝绸,书籍,铁锅,药材以及数量惊人的铜钱。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铜钱。自明朝初年起,中国铸造的铜钱就在日本大受欢迎,明朝的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在日本商业流通中广受日本商人的喜爱和推崇,而到了清朝前期,铸造精良的顺治通宝,康熙通宝也在日本商人和百姓之间广受追捧,比值极其坚挺。以康熙通宝为例,幕府规定的官方兑换价格是一千钱日本制钱兑换八百康熙通宝,也就是5:4的比价,而在黑市上,一千日本制钱只能兑换五百康熙通宝,也就是2:1的比价,由此可见日本商人和百姓对中国铜钱的信任。 日本由于火山活动频繁,本身金银矿和铜矿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狭隘的地形和相对孤立的海岛环境也严重制约了日本技术发展,日本幕府不是不知道铸币权的重要性,在公元1601年幕府设立了金座和银座并且统一铸造了10两的大判,1两的小判,1/4两的一分判以及庆长和豆板两种银质货币,但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百姓很少会用到金银进行交易,大部分都是以铜钱的形式与商人进行交换,而日本的铜钱铸造技术实在拉垮,废了吃奶的劲儿也造不出媲美中国的铜钱,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再加上各地大名私下里发行自己的制钱,导致国内私钱泛滥,币值低下,也迫使日本商人为了交易便利,不得不接受币值更加稳定的中国铜钱,所以每次中国商人行船到日本都会携带大量的铜钱前去交易,这也催生了日本专业货币兑换机构的诞生,1689年也就是清康熙二十八年,幕府颁布了《兑两令》,特别授予日本九家商号拥有对外兑换铜钱以及金银的权利,而九家商号也相继在商业发达的京都,江户,名古屋,长崎,大阪城等成立两替屋,作为货币兑换场所,当然因兑换产生的利润有一半流进了幕府的口袋里。幕府为了维持国内贸易的稳定和繁荣,特别允许中国商人可以在日本购买金属铜,交易量每年维持在五十万斤上下,中国商人按照六成白银,四成铜钱的方式支付货款。中国商人将铜运回国内后,并不能直接售卖,因为铜是朝廷直接管控的物资,商人只能是交给当地海关衙门,海关衙门以国内价格给出货值,然后会给商人签发一种签票作为凭证,商人拿着签票(实际是一种政府发行的商业汇票)去扬州或者长芦等地盐政衙门将这种签票换成等价的盐引,以抵铜资,这一番cao作下来,朝廷没有花一分钱可以获得大批金属铜用以铸币,商人则可以获得官府控制的食盐,也能赚取不少利润,可谓皆大欢喜。
康家这次获得了对日贩铜的独家垄断经营权,看似很赚钱,实际却是赔本赚吆喝,盖因他是内务府直属的皇商,贩铜的利润和贩卖食盐的利润都需要上交给内务府一部分,而且海外贩铜风险巨大,稍不留神就会船毁人亡,每年中国派往日本的船只有一百三十艘左右,高峰时期也不过一百五十艘,而每年平安回来的只有一百一十艘上下,最少一年则只有八十四艘平安归来,其余的则永远的消失在了茫茫大洋之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