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诛恶  (第1/2页)
    “都退下去。王博,你带着你的人也退下去吧,有什么问题,由我和崔大人一力承担,稍后一定给你们一个说法。”    王仁赡再次发话。    这次,得到了崔彦进的回应。    “王指挥使,听从都监大人安排,先把队伍带回去,等候传唤。”    王全斌不在了,崔彦进就是最高指挥官,说出的话,自然比其他人更有分量。    梗着脖子的王博终于不再坚持,带着一帮不情不愿的军卒退回了自家营帐所在。    剩下一帮大佬,一时间相对无言。    “我想看看圣旨。”    崔彦进旧话重提。    “没有明旨,但官家知道,要再次让蜀中归顺,非得采用非常手段不可,所以,给了我临机处置权。”    咋了?我干这些事早获得了官家认可。    “你身边有武德司情报线?”    王仁赡问出了自己一直关心的问题。    “是。”    “啊,明白了。”    他们的对话旁人听得莫名其妙。    不过王仁赡却是借此明确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这个少年的所作所为,官家都能及时知道。    那就不能算是胡闹。    想到这里,他长叹了口气,道:“想想吧,怎么善后。不要再纠缠细枝末节了。”    最后一句话,他是对崔彦进说的。    还好,在场的人都是人精,又多少知道王仁赡身兼另职,终于明白了他话里暗藏的意思。    曹彬、沈义伦在劫掠中虽不能制止王全斌等的行为,但都能独善其身,坚持不粘锅。    曹彬更是带动整个东路军远离劫掠,让东路军主帅刘光义也避免了踩这趟浑水。    即便有失察之过,那也是瑕不掩瑜。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曹彬成长为一代名将,即肇因于此。    至于沈义伦,也是历史留名的人物,甚至做过宰相,表现当然不会太差。    因此,对于崇简代天行罚的行为,最能接受的就是曹、沈二人。    如今王仁赡改变立场,崔彦进也被压制住,军队高层自然就稳定下来。    那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抚平下层,防止出现兵变。    几人简单商量一下,就决定各自派出亲信加强巡查安抚,一有动静,立马飞报各自主官。    接下来,等来了东路军主帅刘光义,众人迁徙到东路军帅帐,在崇简主持下,开始紧急磋商。    很快就有了结果。    即日起,围城宋军退回成都,并静候宋庭派兵接替,班师回朝。    对付全师雄叛军,就全部交给招降使团来完成。    反正宋军在这里,除了帮倒忙,对招降而言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崇简唯一的要求,就是留下王全斌的尸首,以备不测之需。    他在心中默默对自己的宿主说,就这样吧,仇我尽力替你报,但只能到这一步了。    诛除首恶,胁从不问,能够尽快为蜀中带来和平安乐,这是送给你桑梓父老的最好礼物。    况且,宋军中也有好人,比如刘光义、曹彬和他们的东路军,能够做到基本秋毫无犯,还有始终洁身自好的沈义伦。    情势不容拖延,当天,围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