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驸马爷_第13章 驸马别院有不少银子,开玩笑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驸马别院有不少银子,开玩笑呢? (第1/2页)

    皇宫,御书房内。

    朱元璋端坐深思着。

    太子朱标坐在对面,手里捧着奏折仔细翻阅着。

    一侧,马皇后关切地望着两人,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父皇。”

    朱标轻唤一声。

    将手中奏折折好放在身侧,抬头望向朱元璋。

    说道:“北伐的粮草,今日就可以陆续运往边关,不会影响出兵。只是,这防汛堤坝所需的银两,怕是还需要不少时日筹备才行。”

    “不少时日?”

    朱元璋抬眸,沉声道:“黄河沿岸,三处支流决堤,水淹近百里,受难百姓近千人。”

    “黄河流域,两府,十二郡县告急。再不加固堤坝,未来两月又会有多少百姓受难,会有多少流民?”

    “银两不足,银两不足……”

    “驸马府堆积如山的稻米,是让他户部运来运去,折腾着玩的?”

    “稻米卖出,凑银两。就这么简单的事,他户部都快两天了,才卖出了多少?难道非要等所有堤坝都决口,他户部才能卖出钱不成?”

    “他杨思义要是干不了户部尚书,那就给朕换人!”

    “唉……!”

    坐在对面的朱标轻声长叹。

    苦笑道:“父皇,稻米贩卖总需要些时间,这才两天。”

    “才两天?”

    朱元璋眼睛一瞪,拍案而起。

    厉声道:“朕等得起,你这大明太子也等得起,他户部尚书更等得起。决堤了也冲不到这大明京都应天府,我们怕什么?”

    “可黄河流域的州府、县城怎么办?这沿岸的数十万大明百姓,等得起吗?”

    朱元璋眉头紧锁,烦躁踱步。

    好久后。

    方才缓缓说道:“我大明立国至今,已有十九年了。”

    “这十九年来,每年数十万白银砸下去,为的就是少死些人。”

    “河道难治,洪水无情。”

    “就因为这洪灾,仅仅三处分流决堤,就有数千流民。”

    “工部的人,府县的人,为了堤坝,为了百姓,死了十几口人,你说朕能不急吗?”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面容越发阴沉,声音也越发凌冽。

    “水部的员外郎为了挡住洪水,带头扛着沙袋上了堤坝,连命都丢了。他户部到了现在,连银两都拿不出,那还要他娘的户部有什么用?”

    “等,等,等,一直让朕等。”

    “就这样的情况下,你让朕怎么等?”

    “再让朕等下去,朕干脆把户部全砍了,亲自去卖粮!亲自去修堤坝!”

    说道最后,朱元璋已经在吼了。

    稻米贩卖不易,总需要些时间。

    这些,连懵懂少年都知道,堂堂大明天子又怎么可能不懂?

    可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常规的买卖不行,难道不能动动脑子吗?

    堂堂正二品的尚书,掌户部大权,满腹经纶,咋就这么不懂变通呢?

    若按朱元璋的想法,那干脆把全应天府及周边米商请来。

    稻米低价,批量卖给他们。

    趁着北方新米未下,南方第一茬米未到。

    这些米商是肯定有钱赚的。

    这样,户部也能早点儿把钱凑齐,可谓是皆大欢喜。

    这不成想,快两天了,户部还在走小商小贩的套路。

    朱元璋又如何不气?

    大明改制,为的是什么?

    还不是为了治国的效率?

    这些迂腐的蠢货,着实要换换脑子了。

    朱元璋想到这里。

    刚要下令,准备传唤户部官员,教教他们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