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晋国风云_第46节 子产拆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子产拆墙 (第1/2页)

    围绕着晋国发动诸侯为杞国修建城墙的故事总算讲完了。

    但世界和平大环境下,既有大搞建设,也有破坏建设,这些事都被记录了下来。如这一次,便是一次郑国人拆墙的事。

    郑国人貌似总是非常有个性的,因为个性突出,所以春秋历史上,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是频发的。

    代表郑国出席了弭兵会盟才过了三年的郑国执政大夫良霄,就在一场血淋淋的权力斗争中被杀。一代名相、号称春秋下半部看这人的子产成为郑国执政大夫。

    这里要说明的是,郑国与晋国不一样,虽然都是有卿级领导班子,但晋国的卿级班子里,中军元帅便是执政大夫,排名第一,主管政事、外交等。

    而郑国的卿级领导班子里,排名第一的是执国大夫,第二的才是执政大夫。

    子产作为新上任的郑国执政大夫,在执国大夫罕虎的拥护下,迅速平定了郑国内乱,牢牢把控了朝政。

    郑国内部平定了,公元前542年,子产决定朝见晋国。

    子产之所以朝见晋国,一方面是履行弭兵会盟的义务,另一方面他非常欣赏赵武。

    尤其是赵武自弭兵会盟结束后,特意绕道郑国,向世人展示了晋郑亲如兄弟的意思,给了郑国极大的面子。

    子产是聪明人,内部事务处理完毕后,子产和郑简公带着数十车土特产到了晋国。

    根据礼制,晋国国君晋平公应立即会见来朝见的诸侯。但晋平公与赵武很忙,他们此时正在商议鲁国国君鲁襄公去世的一些事。

    这就把郑国晾在了一边,让郑简公和子产在专门供外国使者休息的驿馆空等了两天。

    郑简公当然很生气,子产也很不高兴,质问管事的,管事的如实相告:那个好象是鲁国的国君薨了,国君及卿大夫们正商议着与鲁国国君薨后的一应外交事务呢。

    鲁国人去世了,你们商量相关事务就可以将我们郑国人晾在一边?子产心道。

    这不是明摆着给郑国一个下马威么?死了一个外国国君的事,是重大外交事务,但那是在遥远的鲁国,你晋国完全可以按章程来办事。

    而这里可是有一个活着的外国国君在苦等着,你们晋国人实在太过分了。

    子产沉着脸,他命令手下:“去,将驿馆的围墙都拆了!”

    啊?这可是晋国的重要建筑啊,子产你胆子也太肥了,怎么可以在人家的地盘上拆人家的房子?

    郑国人都懵了,郑简公也吓了一跳,忙出来阻止:这可不行,他们无礼,我们可不能乱来啊。

    子产笑道:“主公,您就放一百个心,不会出事的。出了事,由臣顶着。”

    于是,郑国人轰轰烈烈地将晋国驿馆的围墙都拆了。然后,子产命令把几十辆马车都赶进大院里去。

    赵武听说郑国人在晋国都城胡来,非常生气,立即派人去质问:

    “你们怎么回事?围墙是为了保护大家的财物不被偷盗才建的,你们郑国人也太过分了吧,居然将围墙都拆了?”

    大家都紧张起来,不要说晋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哪怕是一般的诸侯国,你去拆了人家的驿馆的围墙,完全可以直接将你逮起来问罪的。

    郑简公汗都来了,在晋国人面前,大家都不敢说话。子产却呷了一口茶,正色道:

    “您刚才说,围墙是为了保护大家的财物而建的。那我问你,如果财物进不了院子,一直滞留在外面,怎么保护?

    我们郑国认真履行着你们大国达成的协议,准备了多少时间,才终于将贡赋给备齐了。

    这些全部都是郑国百姓的血汗,寡君亲自带着百姓的血汗来朝见贵国国君,一路风餐露宿,不敢有半点耽搁,终于来到了贵国。

    但到了贵国,却一连两天都没有得到会见。驿馆的门又那么小,车都进不去。这数十车郑国百姓血汗就这样日里夜里暴露在外,你们不担心,我们可很担心。

    贵国是一个大国,晋侯和卿大夫们当然很忙,但我们因为得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