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联吴制楚 (第2/2页)
吴国与晋国建立了同盟关系。 从此,吴国在晋国的培训下,国力日益强盛,成了晋国制楚的一把尖刀。 只是晋国没有料到,他们的这个徒弟,到春秋末期,居然一跃而成了当时军事力量最强大的诸侯! 楚国、齐国等大国都被吴国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连晋国这位师傅,最后也被迫参加由吴国召集的诸侯会盟! 巫臣出发了,他带着他的儿子巫狐庸,以及晋景公拨付的三十乘战车,还有数十车军事物资和相当数量的战车制造工匠到了吴国。 吴王寿梦见到这个豪华晋国使团,感觉如同做梦一样,对晋国主动来结盟当然是求之不得。 巫臣详细向吴王寿梦介绍了晋国的具体情况,鼓励吴国发展军事实力,防范楚国步步进逼。 巫臣父子亲自指导吴军演练战车技术,带来的工匠日夜赶造战车。 从此,吴军不但有了战车,而且还有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战车技术,这在当时的东夷各国中是相当罕见的。 巫臣回国后,留下了儿子巫狐庸帮助吴王寿梦治理国家,加强军备。还留下了一半战车和军事人员,都编入吴军。
这些来自中原超级大国的军人都成了吴军的军事指导,帮助吴军训练出了一支现代化的新型吴国军队。 有了军事指导,有了战车,再加上吴军本就勇猛,绝对不讲中原诸侯那一套战礼,所以吴军战斗力迅速提高,在多次与周边部落作战中都取得了胜利。 这个时候,楚国因为郑国的背叛,再次发兵中原。 栾书指挥晋四军,由晋景公亲自率领,与齐国、宋国、鲁国、卫国、曹国、莒国、邾国和杞国等组成九国联军救郑。 未等联军组成,郑国因为有了强大的后援,发扬了其中原小强的战斗精神,趁楚军大意,一战而击败楚军先头部队,俘虏了楚国勋地大夫钟仪。 晋景公大喜,联军在卫国的马陵,即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东南召开盟会,重温了虫牢会盟精神,强调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入侵。 楚军统帅令尹公子婴齐虽败了一阵,折损一员大将,但丝毫不惧,决心就此与中原联盟决一雌雄。 没等公子婴齐排兵布阵,忽然急报传来:吴国连续侵犯了徐国、巢国后,兵锋直指楚国。现在已经抵达州来,即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北。 徐国、巢国、州来都是楚国附庸国,吴军来汹汹,尤其是进抵州来,直接威胁到了楚国本土。 楚共王急了,下令公子婴齐挥师救援。 公子婴齐无奈,只好从郑国撤军,急赴州来。 听说楚大军来援,在巫狐庸的参谋下,吴军立即撤退。楚军白跑一趟。但楚军一退,吴军又来了。 史料记载,公元前584年这一年,吴军居然一连sao扰了楚国及其附庸国足足七次之多! 吴军所到之处,楚国附庸国纷纷望风而降,整个淮河流域东部地区,尽归吴国! 吴国实力大增,成为楚国劲敌。而楚军则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大军频繁调动,军费耗损极其严重,楚国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 巫臣笑了,栾书笑了,晋景公笑了,居然能够这样利用吴国,巫臣同志,你早点来就好了。 吴王寿梦也笑了,看来,有了晋国的支持,吴国要强势崛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