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闭关锁国  (第1/2页)
    “闭关...锁国?”    大内义隆等人互相面面相觑。    藤野俊龙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    但是内心已经爽到了极致。    这种历史的违和感实在是让他在这一刻感到无比是荒诞和兴奋。    给瀛洲人推荐游击战。    给瀛洲人推荐闭关锁国。    要知道虽然在后世顾千秋那个维度。    他的母国东面的那位邻国确实也实行了闭关锁国。    但是那是在德川幕府时期。    而现在。    顾千秋仔细的想了想。    德川幕府的老祖宗,德川家康都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    连那位织田信长都还没有提出天下布武的宏愿。    自己却抢先一步。    提出这等战略政策。    要是后世的历史学家看到今日的篇章,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    给瀛洲开万事太平的藤野剑圣?    真把顾千秋给乐死了。    只不过虽然顾千秋心里波涛汹涌,但是面上却纹丝不动。    “诸君,知道大明帝国之九边吗?”    殿内众人都点了点头。    对于瀛洲的执政者们来说,你可以不知道瀛洲的历史,但是你必须要学会西面大国的历史。    你可以不懂瀛洲的地方特色,但是你必须要知道西面大国的地方特色。    不然的话,你在宴席之上如果被人问得哑口无言,会得到一个不思进取的评价。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瀛洲人要去大明帝国留学的原因。    九边。    是大明帝国的边防要塞。九边的完成,要追溯到是大明帝国的弘治天子期间。但是如果真的要细数的话,其实九边的原型,早在大明帝国建国,洪武大帝设十三大塞王的时候就有了。    最初十三大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拥有庞大的军事实力以及经济力量。    但是随着诸子夺嫡时永乐内徒东胜镇、大宁镇。仁宣时期漠南诸卫所逐渐废除或内迁。等到弘治天子时期,九边重镇就已经成为东起鸭绿江,西抵JYG,在绵亘万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    这九个边防重镇屹立在大明帝国北方。    固守中原大地。    保卫了数千载的平安。    而每一位边镇大将,可以说得上是一方诸侯,对于这等存在,瀛洲上下,又如何不知。    藤野俊龙又问了一句。    “九边之守,重在何处?”    听到这里,石川右大臣更是激动的手舞足蹈。    “原来是这样!”    一些大臣也是眉飞色舞。    其实藤野俊龙说到这里,对于他们这些明学深厚之人,已经相当于把谜底都揭露了出来。    所谓九边,只是九个军事重镇。    但是它却能镇守大明北边数千载。    要知道,大明北部边境线,可是有着万万里的距离。    而对于修士来说。    哪怕是数千米的明城墙,也不是特别难以翻阅的存在。    但是数千载以来。    少有北贼南渡。    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长城。    这座数十万年以来,神州大陆最大的术法结晶——长城。    每朝每代。    都会将本朝本代极大的力量汇聚于此。    无论是关山难越之术。    亦还是电磁隔离之网。    或者量子空间炮。    还是巡游者激光无人机。    等等等等。    长城早就已经成为天底下最有名的防御工具了。    而利用着关山难度之术的长城。    就有一个堪称耍赖的功能。    那就是任何人。    想要不经过允许踏过长城。    就必须要攻破这座长城的节点。    而大明帝国万万里长的节点,就是那九座边镇要塞。    哪怕顾千秋时隔多年,再次想起当年知道这个堪称天才设计的惊艳之感。    而对于这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