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别装,我都看到你摸金符了!_405 文古斋的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05 文古斋的往事 (第1/2页)

    这位王大爷倒也敞亮。

    一听说他们提到琉璃厂,就立马知道他们想要问些什么。

    那倒也难怪,当初他们师兄弟俩人在“文古斋”就是籍籍无名的小学徒而已。

    谁能记得他们呀?

    无非就是当年参与了那件事,所以才会在几十年后被人“惦记”起当年琉璃厂的小福子。

    几人寒暄了几句之后,王大爷就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往前数数可就是好几十年呐,当初,我跟海子我们俩被送到‘文古斋’学徒。

    那时候,咱们华夏大地才刚消停下来不久。

    我们俩本以为能在京城里学到点真本事,几年学徒出来自己也能干点正经营生。

    当时我们的‘文古斋’在琉璃厂可还是有一号的,虽然名声在外,可掌柜的手上确实有活儿,你爷爷应该跟你们说起过吧?

    只要是文古斋出来的东西,你就当老的瞧,一般人根本看不出问题,想要挑出毛病,那也得是,在古玩行当里,摸爬滚打有些年头的掌柜的才有的眼力。”

    说起当年的往事,这位王大爷眼睛里泛着亮光。

    从他的话中不难判断,他对当年“文古斋”的这种“造假”行为反倒是挺骄傲的。

    这也难怪。

    古玩行里,讲究“对面拿贼”,有问题你就当面说。

    这东西我从你这接过来,看完觉得没毛病,拉拉手,划划价啊,谈妥了交钱,买定离手。

    打这开始,这东西无论新的老的,残了破了,都跟卖主没关系了。

    你捡着漏儿,算你捞上的,闷声发大财;

    你打了眼,就给自己俩嘴巴子,就当买了个教训。

    整个琉璃厂都知道“文古斋”是新的老的掺和着卖,就看你自己的眼力了。

    颇有点愿者上钩的意思。

    “后来据我们掌柜的说,之所以‘龙门石壁案’被翻出来,是因为有人在他这买了东西,结果回去打眼了,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就把当年这件事给揪了出来。”

    听他主动提出“龙门盗宝案”,林逸赶紧接着他的话递了一句:

    “听我家先生讲,当年岳掌柜给老美送过去的,是两件做旧的东西?”

    王大爷沉默了半晌没有开口,最后长出一口气。

    “唉,这事要看怎么论。

    当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全国上下哪哪都在打仗,豫省那边是‘玉帅’的地盘,他的大本营就在洛京,那又能怎么样呢?

    龙门石窟还不是被挖的千疮百孔?当时不光有老美,还有小鬼子,老毛子,都来凑热闹。

    你们也听说过那句老话吧“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

    那个时候怎么着它也算不上盛世吧?

    琉璃厂多少铺面都撑不下去,关张大吉了。

    那个老美开的价钱又高,一万四千块现大洋。

    这事就算‘文古斋’不干,别的老板也会干。就算整个琉璃厂的都不干,津门的,金陵的,总有人接这个活。

    最后,我们掌柜的就把这活给应下了,后面的事你们应该也知道了,去到洛京之后,打通各个关节,从保长到石匠,还被当地的几个土匪头子敲了竹杠,这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