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别装,我都看到你摸金符了!_385 可能是个误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85 可能是个误会 (第1/2页)

    第385章可能是个误会

    老沈喉咙里发出‘嗬嗬嗬‘的声音,一仰头从钱币垒成的小山上栽倒下去。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无论是林逸还是汪强,对“粽子”下手那是绝不含糊。

    可当对面是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有所考虑。

    没想到阿昌出手如此果断,一招毙命。

    就连从小在美帝那边长大,见识过“美式居合”的白璐,也被阿昌刚才这一下给震撼到了。

    敏吞脱离了危险,刚才被老沈攥在手里的那块金属,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他的怀里。

    惊魂未定的他抱着这东西就往大伙中间跑。

    林逸他们几个迎了上去,扶着敏吞走下钱币山。

    阿昌离得太远,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块金属板被林逸他们拿到手里。

    借着灯光,几人辨认了一下上面的文字。

    即便是有铜锈,可上面的铭文依旧清晰可见。

    隆起的那一面上,赫然刻着四个行楷书体的大字:

    “丹书铁券!”

    所谓“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

    也就是很多民间故事当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

    这种东西最早出现在西汉高祖时期。

    刘邦在位时,封了七个异姓王,一百四十三个侯爵。

    参照虎符,刘邦制作了丹书铁契,赐给了有功之臣。

    为表庄重,还对着山河立誓:“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并找了匣子,藏在了宗庙里,以表明获得丹书铁契的都为大汉天下立下了汉马功劳,有刘邦一口饭吃,就有大伙一口汤喝。

    结果,好景不长,刘邦刚刚登基坐殿八个月,就先后处死了臧荼、韩信、彭越、英布等开国功臣。

    七个异姓王,砍了六个,废了一个。

    “丹书铁券”从出现那一刻开始,就成了“催命符”。

    而林逸他们手中的这一块,无论从制式还是字样,包括这块铁板的质地,都能判断得出它出自明代。

    洪武帝当年也跟刘邦一样,分封了不少的爵位,郭英、徐达、傅友得、侯王弼、李文忠、沐英、等八人公爵。

    每人赐了一面丹书铁券。

    其中大部分人的下场不用多说,唯独远在滇南的沐英,算是有个善终。

    而林逸他们手里这块丹书铁券,只能算一半。

    “丹书铁券”为了防伪,一般都会做成两块。

    皇帝这边留一半,大臣那里留一半。

    但是说白了,这东西谁会去造假呢?

    就算你手里这块是真的,他说是假的,你又能怎么样?

    要杀你他可以找出一百条理由都不重样,因为,这玩意的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里。

    此刻,林逸他们手里拿着的,就是其中的半块。

    后面用隽秀的字体,刻着这块“丹书铁券”的来历。

    原来这块“丹书铁券”是永乐皇帝,赐给沐英的儿子-沐晟的,以嘉奖其远征交趾,立下战功。

    沐家世代忠君报国,镇守滇南,直到最后一位“黔国公”沐天波,也是为了保护南明永历皇帝,最终战死在了缅甸。

    钱升拿着这块“丹书铁券”仔细观察了一番。

    “据我所知,大明曾为沐家御赐过两次‘丹书铁券’,西平侯沐英手里有一块,后来随其下葬。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