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灭蕃之战 (第2/2页)
> 然而这次,没等陆小宁发话,封常清就摆手说:“此事倒不难办,只需在大勃律国、羊同国摆出大兵压境之势,则吐蕃势必调集大军来战,如此一来逻些就必然空虚,此时再从羌塘出奇兵,便可以趁虚直下逻些。” “这……”李嗣业怦然心动,“节帅,此策可行!” 分析到此,李嗣业已经意识到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解决了羌塘的粮草饮水问题,羌塘道就再不是唐军的禁忌之地。 如果再能把吐蕃军主力调走,趁虚攻占逻些城也就成为了可能。 以吐蕃的权力架构,逻些城一旦沦陷,崩溃几乎就是必然结果。 更何况吐蕃早已经内忧外患,赞普尺带珠丹的威信也是大不如前。 不必讳言,封常清此刻也已经动了心,但是他毕竟是一方节度使,所以考虑的问题或者说顾虑更多些,最主要其实还是权限问题。 李隆基给予各大藩镇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十大节度使不仅拥有人事权、行政权以及兵权,甚至还有自动发动战争的权力,比如安禄山就经常自行发动对奚的战争,高仙芝在安西更是动不动就灭人国,封常清发动大勃律之战也同样没有向大唐朝廷请过旨。 但是灭蕃之战不同,这个影响实在太大。
所以封常清有顾虑,是不是应该先请旨? 他担心灭蕃对长安,对圣人来说可能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你封常清这么牛的?一声不吭就把跟大唐对峙了一百余年的吐蕃给灭了?那要是按这逻辑,改天你封常清是不是也能一声不吭把我们李唐替了? 见封常清沉吟不语,陆小宁还道他是在顾虑战功怎么分配。 于是陆小宁便说道:“封常清,本座是不会与你们抢战功的,灭蕃之战的大功,是你还有安西军的全体将士的,将来史书上也只会记载是你灭掉了吐蕃,而不会有半字关于本座的记载,现在你放心了吗?” 说到这,陆小宁忽然心头一动。 要是都这么cao作的话,历史上的许多悬案似乎就都说得通了。 比如说光武帝刘秀在那样不利的处境下,居然还能复兴汉室,是不是也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天师相助?并且在史书上抹掉自己的痕迹? 这时候,岑参已经体会到封常清的顾虑,则连代为忙解释道:“陆天师误会了,节帅之顾虑不在此,而是觉得平灭吐蕃这么大的事,如果不事先向长安、向圣人请旨的话,难免招致圣人猜忌。” 岑参还有后面的半句话没有说,何况你还杀了边令诚和田轸。 杀边令诚再平灭吐蕃,这两件事传到长安,圣人焉能不猜忌?你封常清想干吗?就那么容不得朕派去的监军太监?你就非要偷偷摸摸的一个人平灭吐蕃?你在平灭吐蕃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是贪了财物,还是有其他的想法? 圣人除非亲眼看到陆天师说话又或者附身,否则他绝不会相信,所以他一定会把账记在封常清头上,盛怒之下极可能派钦差取他性命。 听到这,陆小宁便也反应过来,哂然说道:“安西相去长安万里,等到你们请来旨意黄花菜都凉了,封常清你就只管发兵,李隆基那边到时候本座前去分说,他有什么怨气怒气只管冲本座来,本座一概都担着便是。” “喏,封常清谨遵陆天师法旨。”封常清听到这话便也放下顾虑。 既然陆天师表态愿意担下所有,他便可以放心发起攻灭吐蕃之战。 说到底,身为大唐的藩镇节度,真的很难拒绝平灭吐蕃这种诱惑,这可是足以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百年后要入凌烟阁的。 这时候,段秀实却突然站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