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首先排除正确答案(求订阅!) (第2/2页)
,这让孙思克大吃一惊,来得这么快!? “大汗,是日月旗和红龙军旗!” 哨骑如此回报着,孙思克痛苦地闭眼:“这是大明近卫军,他们本该在青海的!” 原来,黄庆没有带着近卫军第五镇去青海,就是为了留一支精兵面对这种情况。 孙思克自振作道:“近卫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股生力军现在出现,总比我们在进攻堡垒到一半时才出现好。” 接着他笑道:“不对,这是我们分头击破的绝好机会!” 正要转向北面的大军被拉了回来,准噶尔人紧急动员起来,准备向东进发,跟那支突然出现在东面的援兵对决! 如此一来,他孙思克又从杨镐变成努尔哈赤咯! 轮台城东六十里,一座堡垒前,大军卷起滚滚烟尘,正向西面进发。 近卫军第五镇的临时统帅,新晋升的帝国少将郁起隽踏在堡垒城垛上,正在等候参谋翻译电报。 看着大军中日月旗招展不定,他心中也踌躇满志。 当年跟着河西四汉将赵良栋投降的人物,因为出色的军事才华,已经被改造成帝国的栋梁了。 从四川到陕西,再到甘肃,西部土地的光复有他的一份功劳。
黄庆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将近卫军第五镇的临时指挥权交给他。 也是看重他的谨慎,有郁起隽在甘肃握着一支精锐力量,甘肃无忧矣! 本来是打算青海平定后,两路出击准噶尔,没想到他们准噶尔先找上门来。 如果准噶尔人大规模攻击堡垒线,在北面有国防军的大部队应付,东面则是近卫军第五镇。 大明这边将国防军的野战部队塞到堡垒里,还塞得满满当当的,实在有些奢侈,可这只是临时措施。 照朱克臧的规划,等西线的堡垒线彻底成型后,大军就将向前逼近哈密,那时背靠堡垒线,准噶尔人再没半点可钻的空子,一战即可定漠西蒙古大局! 哈密,一个旧大明皇帝梦萦魂牵的地方。 哈密卫作为“关西七卫”之一,自设立之时起便承担管理当地事务、迎送来往交通使节、把守西陲门户等特殊职责。 但自正统年间起至嘉靖年间九十多年中,哈密反复遭受周边部族的侵扰,都城多次被攻陷,卫所也曾被迫迁至苦峪城,西北“和谐边疆”的环境被打破,战火一度蔓延至甘州、肃州一带,对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造成重大冲击,也使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遭受重大威胁。 嘉靖中期,出京督察宣、大、山西军务的许论委婉地批评了朝廷与吐鲁番议和,放弃哈密。但是许论也知道收复哈密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给出的理由是:第一,哈密地区经过长期拉锯,支持明朝的人已经逃散得差不多了,就算收复,想长期坚守也会非常困难;第二,哈密的地位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第三,关西地区许多部族原本是明朝的藩属屏障,现在都已经残破衰败了,如果明朝不打算让这些部族恢复元气,那么归复哈密做什么呢? 至此,哈密被明朝抛弃,朝廷无人再议此事。明朝西域政策的失败,导致了吐鲁番的崛起、哈密的丢失,但是崛起的吐鲁番却无意之中帮助明朝抵挡西边瓦剌等势力的入侵,哈密、嘉峪关一带反而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现在,新大明只要击溃孙思克的大军,就会发起光复哈密的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