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7 王越高瑶会试展才 广买仆役李晋返京 (第1/2页)
第347章王越高瑶会试展才广买仆役李晋返京 题目一,论西南苗乱与东南民变,及安抚百姓、中兴大明之策。 题目二,论宣德、正统两朝的边疆战略,及抚定四夷、威加海内之策。 题目三,论大明与藩属国的朝贡贸易,及强国富民,充实财政之策。 三道策论题目,考生们有数时间可以慢慢对答。 朱祁钰还特别强调,考生可以尽情对答,绝对不用担心会因言获罪。 参加过顺府乡试的举人们倒是还好,毕竟荒诞不经的当今子在上次乡试时,已经亲自出过一次策论题目了。 但其它省的举人们就有些傻眼了,这种题目根本就没办法作答。如果要讨论宣德朝的边疆战略,大家是该赞美还是批判呢? 如果赞美,那就是睁着大眼瞎,你觉得皇帝亲自出了策论题目,就是为了听你瞎白活的吗。 如果批判,那可是宣宗皇帝啊,公然批判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所以黄溥与何宜在考场中往来巡视,巡着巡着就傻眼了,两人发现,考策论的第一,几乎没有考生下笔,全都在那里苦思冥想。 这次考试事关大家能不能高中进士,没人敢拿策论题目等闲视之。 以前考试,策论就是用来应景的,能不能中主要是看八股文写的如何。 但是考生们在京城备考的日子里也都听了,当今子特立独行,与众不同。 所以景泰朝第一次会试,大家还是心为妙。 不过黄溥和何宜也发现了,考生中也有特别的人。比如顺府乡试的第一名,王越。 经过顺府乡试之后,王越就猜到会试的时候皇帝还会亲自出策论题目。而且论来论去,不过就是那些内容。 因此王越早已经过深思熟虑,甚至打好了腹稿。在拿到题目后,别人都在苦思冥想,而王越却是成竹在胸,下笔如有神助。 第一考完,王越直接写完交卷走人了。 与王越前后脚交卷的,还有高瑶。 不过高瑶在考前倒没有特意猜题,而是平时酷爱关注时政,并且颇好议论。如今拿到这三道策论题目,可谓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一下笔便信手拈来、滔滔不绝。 最重要的是,高瑶对个人荣辱、功名得禄并不过于看中,对答之间,倒有股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豪迈之气。 见到高瑶早早交卷,黄溥也有些诧异。黄溥早就关注到了高瑶,因为高瑶与别人明显有些不同,不仅答题速度极快,而且一边答,一边作咬牙切齿、慷慨激昂之状,一看就是有真情实感,不吐不快的样子。 待高瑶交完卷走后,黄溥向何宜问道:“行义,这个年轻人是何方神圣啊?” 何宜笑道:“他叫高瑶,福建闽县人。今年二十三岁,去年福建乡试的第一十七名。” 黄溥诧异地望了何宜一眼,苦笑着揶揄道:“行义,你是不是入戏太深,真以为自己是算无遗策的郭嘉郭奉孝了。 为什么伱什么都知道,这是智多近妖了吗?” 何宜无奈地摊摊手:“我老早就认识他啊,难道我还非得骗你我没有见过他不成?你信不信我连他答卷上写的什么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真的假的?” 见黄溥犹自不信,何宜笑着解释道:“高瑶是福州府闽县人,我是福州府福清县人。闽县与福清县紧邻。 我们两家相隔不到三十里,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