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_327 王越策论另辟蹊径 君臣阅卷谈笑风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27 王越策论另辟蹊径 君臣阅卷谈笑风生 (第1/2页)

    第317章王越策论另辟蹊径君臣阅卷谈笑风生

    策论的题目还是那三个,相当的尖锐,该答不出来的考生还是答不出来。

    一干重臣,除了忙得四脚朝的工部尚书周忱,剩下的陈循、王文等人,全部来到了考场旁边,亲自盯着。

    这帮掌权的文臣们也害怕了,不能再出意外了,再出意外彻底没办法交待了。

    皇帝只是懒得cao心,但不是不会发火的。

    陈循和王文等人站在奉门的台阶上,脸上写满了尴尬。

    按正常的情理,紫禁城建的巍峨雄壮,就是为了让人一看就心生震撼与景仰。

    但是现在奉殿烧成了白地,皇帝还让考生们在奉殿与奉门之间的广场上答题。

    这一大片废墟,让考生们看了,心里会怎么想呢。

    乡试由两京十三省分别组织,选拔出的举人再进京统一参加会试。

    北直隶的考生,全部来北京参加顺府乡试。

    应府乡试、江西乡试,选出来的举人最厉害,在之后的会试中进士的人数最多。

    顺府乡试,后续产出进士的数量,只能算是一般般。

    参加景泰元年这届顺府乡试的考生,更是平平无奇。

    但是,朱祁钰的运气就是这么好:大明威宁伯王越,北直隶大名府人,今年二十四岁,正好参加这届顺府乡试。

    好事多磨,这几日王越经历的也是有点多。先是见识到那三道奇葩策论题,然后又被贡院大火吓个够呛,如今又在广场上对着这座奉殿废墟。

    虽然王越还非常年轻,但是也看出来了,大明的朝堂一点都不平静。

    表面看上去,都是波涛汹涌,各种怪事层出不穷。

    这水面之下的暗流有多凶险,更让人不敢想象。

    最最奇葩的是,自己连举人都还没有中,就得被迫站队了。

    看看皇帝出的这三道策论吧,论麓川之役,论土木堡之变,论中兴大明、再创盛世。

    论完之后,这个队也就站的明明白白的了。

    更坑饶是,这些试卷都是会长期保存的。你想事后不认账,不承认你表达过某某观点?门都没樱

    你在三道策论里表达了何种立场,几乎会跟绑定伱一辈子。

    所以别看三个问题,寥寥几句话,但对答起来压力极大。

    一时间就要答完这三道策论,每道题答几百字可以,答几千字也可以,答上万字也可以。

    王越经过了两的深思熟虑,只用了一上午,就最先交卷,离开了考场。

    到了下午,其余考生也陆续交卷。

    然后礼部官员便熬夜誊写,封好之后,快马加鞭,送呈皇帝御览。

    第二中午,等朱祁钰出来视事的时候,何宜、岳正等人早已经将考卷整理了大半。

    朱祁钰吩咐道:“你们继续阅卷吧,每个人都把考卷看一遍,把好的挑出来。”

    罢,朱祁钰便坐在软榻上发呆。

    岳正便请示道:“陛下,评定的标准是什么?”

    朱祁钰笑呵呵地回道:“文采出众,言之有物即可。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也不要求他们对朝政理解得多么深刻、多么全面。

    处理朝政,里面的学问大了。中了进士只是开始,后面还得学上几十年呢。

    其实很多门道,实话,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