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通鉴_《宇宙寻宗记》第七回《功德圆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宇宙寻宗记》第七回《功德圆满》 (第1/5页)

    第七回功德圆满

    第一节第六块碎片

    圣帝尊无奈地举起并旋转着这个残缺的六边形仔细观察,当缺口在正上方时,圣帝尊突然发现面前的这个东西好像是一个“心形”。

    这时其他人已经变得非常急躁,眼看他们就要控制不住自己,差点就纵身过来抢圣帝尊手里的东西了。

    这个最后的碎片到底是什么呀?如果找不到,就前功尽弃了……

    “宇宙在你‘?’中。”圣帝尊全然不觉周围的情况,只是呆呆出神并下意识地自言自语道,“缺少的那一块是个‘心’吗?”话音刚落,只见地上有些小的紫色石头碎块悬浮起来合成了一块紫色的有“心”字的正三角形,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大宝石在闪闪发光。

    原来圣帝尊的成年地球人形态当时在这里摔碎了一个石匣,当时里面好像有个什么东西也一起随之碎裂在地上。他那时候只是把大块的拿衣服包好拿出去了,还有好多小的紫色碎片散落了一地……

    终于组合成完整的正六边形了,这个物体像飞碟一样悬空并旋转起来,在高速旋转中好像成了一面圆形的镜子。一黑一白两个圆点拖着长长的尾巴在镜中做螺旋状旋转。

    周围众人顿时从焦躁状态进入了冷静的冥想中,圣帝尊是第一个明白的:镜中所表现的就是宇宙刚诞生时的原始形态。所有的人仿佛是站在原始宇宙之外看宇宙,而所有的人又都存在于镜中所看到的宇宙中。

    宇宙存在于太虚幻境中,太虚幻境又可在每个宇宙中幻化为太虚幻镜,正是圣帝尊面前的那个镜子。

    镜中显示宇宙在诞生后进行爆炸式的扩张,扩张从快到慢直到稳定,宇宙就好像是一个逐渐分支分杈的大树。

    公元21世纪的人类科学家绘制了一幅最大的宇宙三维彩色地图,从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颗宇宙树。当然,圣星人的4D宇宙模型中也早已经存在这颗宇宙树了。

    这颗宇宙树,就是人类佛教里所说的“菩提树”,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智慧,忽如睡醒,豁然开悟,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佛教中的佛祖就是用心悟出了“菩提树”,并在树下证悟宇宙的终极秘密。

    这颗宇宙树,又在《圣经》里被称作“生命树”和“区分善恶树”两部分,位于树根的部分为“生命树”,树干和树枝部分为“区分善恶树”。因为有了智慧才可以区分善恶,所以“区分善恶树”又别称作“智慧树”。《圣经》中说上帝由于特殊的原因则守着这颗智慧树,不让凡人摘取智慧树上面的果实。

    这些禁果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星系。摘取禁果的意思就是跨越星系、探索宇宙。低级的星球文明是不被容许摘取禁果的,因为低级星球文明会将包括贪欲在内的各种欲望传播出去,像瘟疫一样毁掉别的星系文明。

    第二节镜中的宇宙

    太虚幻镜中的影像进一步揭示:

    太虚幻境里是没有维度的无极状态,宇宙在太虚幻境中诞生的过程叫“无极生太极”。在新的宇宙内部从此有了时间和空间。

    宇宙本身是一个意识能量体,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能量形态的生命,宇宙大爆炸就是宇宙这个能量体分解扩散的过程,宇宙能量最终分解扩散为两种微小并在震动着的能量弦:开弦和闭弦。这就叫“太极生两仪”。用科学的说法,宇宙就是一个强大的能量形态的数字化生命,由1(开弦)和0(闭弦)组成,宇宙大爆炸就是1和0不断进行复制和无序组合的过程。

    开弦1和闭弦0可以组合搭建五种不同属性的稳定结构,即“金、水、木、火、土”五种属性的基本粒子,这是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基础。基本粒子是科学的说法,人类佛教中称之为微尘,说法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

    各种属性的基本粒子经过无序组合,一步步组成了原子、分子,再组成各种物体,甚至可以组成不同属性的宇宙天体,“金、水、木、火、土”这五种属性中,有一种属性会成为天体的中心属性,中心属性会和其他的四种基础属性结合并扩展为四个面象,这就叫“两仪生四象”。比如地球的中心属性为土,而太阳的中心属性为火。

    不同属性的基本粒子会在星球环境中继续组合、演化、生成各种不同属性的自然现象,这个过程叫“四象生八卦”。八卦是会变化的,比如地球如果反方向自转,地轴如果倾斜,八卦的规律、方位和意义就会发生改变。人类所测定的“后天八卦”和“先天八卦”不一样就是这个原因。

    基本粒子还会在不同属性的星球上组合演化生成万物,则叫“八卦生万物”。

    而随着星球这样的天体越来越多,它们又会组成星系和星团。

    太阳系形成于79亿年前。太阳系里无数微小的尘埃演化为巨大的星球,这个过程持续了100万年。

    太阳系内大量的能量粒子一步步组合形成原子、分子、宇宙尘埃,然后演化合并为较小的碎片和石块状结构,进而又不断地从周围空间吸取能量和物质演化为较大天体,然后不断合并。于是在太阳系中逐渐形成了100多个巨大的天体,这些天体除了固态的,还有气态的、液态的、混合形态的。

    各种天体有快有慢地自转并向太阳系的中心旋转靠近。气态的天体最容易到达太阳系中心聚合并且可以变得最大。几个固态的天体也聚合而来,在太阳系中心最大的气态天体里碰撞出了火花,这个巨大的天体组合体于是燃烧了起来,太阳系中间出现了一大火球。

    在引力作用下,附近的各种天体都被吸引而来并燃烧了起来。这个庞大组合体的引力也随体积的变大而增大,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引力的加强,其内部的各种原子在高温高压下产生了不间断的核聚变,发出万丈光芒,于是恒星太阳首先形成了。

    太阳的固态内核外面则包围着可燃的液态物质,可以燃烧很久。而在真空的宇宙空间中,水和火焰都呈圆球形。所以人类所谓的太阳是圆球形的火焰区域,好像体积很大,其实真正的太阳内核体积并不大。太阳内核的直径是太阳火焰球直径的3/11,体积只有太阳火焰球的1/49。

    在离心力作用下,太阳系内其他相对较大的天体开始形成自己的固定轨道,相对较小的天体要么成了别的天体的卫星,要么被邻近的大型天体吞噬,并形成了更为庞大的天体。当然这些被人类命名为“行星”的天体再大也不能和“恒星”太阳相比,因为太阳系中80%的物质都组合成太阳了。

    其他的物质渐渐形成九个行星依次形成并围着太阳公转,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依次有卓尔金星、地球、火星、圣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宇宙本是一个生命,宇宙中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宇宙也有意识,但宇宙中的万物不一定有意识。宇宙的意识在大爆炸时形成了意识碎片,意识碎片和能量弦最后组成了两种彗星,善(生)的彗星在宇宙中运行时会播撒宇宙意识,使无意识的生命具有意识并形成文明。恶(灭)的彗星则会摧毁生命并吸取意识。每个星球文明或星系文明只有靠团结一致、向正确的方向不断进取从而产生足够强大的智慧,才能避免被恶的彗星毁灭。

    太阳系形成后,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