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大唐_第三百六十五章 巡游过后上归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五章 巡游过后上归程 (第3/4页)

 张小宝把关乎到国家的大事儿给冉了出来。

    李隆基本来是答应了张说募兵,听张小宝这样一说,觉得也有道理。可如果还要按照以前的方法来征兵的话。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百姓又该四处乱跑了,让京城无兵可用。

    张说此是也在旁边站着呢。见张小宝反对自己的提议,反驳道:“难不成张主簿还有更好的办法?”

    “这个自然,好的办法是有。不过现在还不能用,待我把其他方面的事情做好了再说,既然能募兵,那就先用几年,几年之后,想来就不必继续这样花钱。”

    张小宝和王鹃已经讨论过这个事情,那就是义务兵,这就需要其他的辅助办法,现在的府兵其实也是义务兵,但和他们那时的还略有不同。府兵的义务兵主要是练少。或者说是没有。

    张说心中不舒服了,换成一个人如此说,他不会相信,但张小宝说出来,他就是想不相信都难,毕竟张小宝和王鹃的本事在那里摆着呢。

    他的意思是,如果张小宝和王鹃能够先跟我说说,然后再让我跟皇上提起,那就好了。可张小宝竟然自己就说了出来。

    因此,张说就想让张小宝把具体的事情说一说,然后他在其中挑毛病。于是对着张小宝问道:“不知道张主簿能否现在就说说详细的事情,不然万一你做错了,岂不是让陛下担忧。”

    张小宝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张说如何想的。微微摇摇头“不能说。现在说出去了,容易被有心人利用,等到时候自然可见分晓,至于陛下担心,臣和鹃鹃似乎还没有让陛下担心过。”

    张宝的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张说没有继续说什么,而是看向李隆基。李隆基被张小宝的话说的心都痒痒了。见张小宝不说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领首道:“那小宝你可就要多费心了。”

    虽然还不知道事情能否可行,但李隆基也明白,张小宝和王鹃就算是没有做对,也不会出大错,两个人还是有分寸的。

    此事又被武惠妃知道了,同样的,她再一次让人盯上了张小宝和王鹃,想要看看两介,人究竟要做什么,张王两家准备开钱庄的事情她已经让人传了出去,说是可以赚大钱。并说张小小宝和王鹃不打算让其他的人参与进去,要把钱财都自己家赚去。

    反正事情传的半真半假,让人一时难以察觉出来最后的情形,尤其是那个张小宝和王鹃直接归皇上管,遇到了阻碍他们的人可以先杀人再上奏让很多的人心里变得不舒服起来。

    张小宝和王鹃还没有听到这个传言,因为这个传言是在别的地方开始传的。估计现在也就是京城那边有人说,还是刚刚说起来,等传到这边,或许是回去的路上能遇到。

    两个人跟着队伍又回到了晋阳,本该呆上两天就要回去的李隆基却玩漂流玩上瘾了,非多呆了五天,这才上船。顺流而下。

    张小宝和附…松了口与,只要回到京城,众一次的出行就万是圆脚偕不老在路上的时候,让留下来的人负责经营两个地方,一定要把皇上过来玩也愿意玩的消息传出去。

    来时因为要给前面做准备的人一个时间。所以行进的速度慢。加上又是逆流,回去的时候不需要再如何准备。又是顺水,船队的速度非常快。

    此时先前还没有市场出现的铁索桥附近也有了市场,根本不管什么单双日还是逢五不逢五的,得到了好处的百姓自己就在两边的集市上摆起了摊子,没事还溜达过去。

    如果有人在桥的另外一面买东西又不想交过桥费,卖东西的百姓就把货物送过去,他们交的都是年费,非常便宜,随便过。

    看到这个情形,张小宝和王鹃不得不感叹人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因为两个人已经发现,有商人带着货物准备过桥的时候,并不是给安物交过桥费,而是找到当地交了年费的百姓。

    如果一批货物的过桥费是十文钱,那么他们只需要给百姓三文或者是四文钱,百姓就会帮着他们运到对面,他们自己再过来就便宜多了?

    李隆基也着到了这专,情况,把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找过来,笑着问道:小宝,鹃鹃,是不是觉得失算了?没想到吧?”

    张小宝和王鹃当初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又不是什么大事儿,这样的空子根本句堵不住。

    “陛下,其实只不过是因为在桥的两边有市场而已,这样做就让他们做去。只要不相互打仗就可以,用不上多长的时间,就会有一部分的百姓不再继续卖货,而是专门在这边等着有商人来往。他们帮忙运送货物。

    张小宝对着李隆基说起了以后会出现的情况。

    “哦?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在桥的两边建市场?”李隆基想不通了,对两个人又问道。

    王鹃站出来解释“因为我们马上就要提高货物过桥的单次价。并且降低月费和包年费,到时候在这边专门做来往运输的人也会提高他们的劳动所得,比如一车的货物。现在是十二文钱,那么以后会变成二十四文。

    专门在这里帮忙运输的人就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仅仅有一点好处就干,他们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组织,到时候与商人讨价还价,比如省下一半的钱。

    如果是经常来往这里的商人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办年费或者是包月费,我们可以先是让商人只能包月,不允许包年,因为那样的话。很多商人未必能直接包,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能包年也是一种幸福,等着他们交了包月费之后,他们必然会多多运输。这样才能把利益最大话。

    到时我们在略微提高一下包月费,并开通非常便宜的包年费。他们就会觉得包年得来不容易,从而包年,一旦包上了,不运货物就是他们的损失。运的话就要想办法找销路,并且加快速度?”

    李隆基恍然,笑着说道:“联听明白了。如此一来,地方上的税就可以多收,来往的越是频繁,经济也就越繁荣,只要到时候地方把收上来的税拿出来一部分修路,就可以让商人们的交易速度更快?

    好主意,可那你们不就是赔了?”

    李隆基现在也比较聪明了,知道一些经济上面和政治的关系。当然,他手中还有一本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总结出来的政治经济学。

    原来仅仅是给内院学的。自从说过了开钱庄的事情之后,就被李隆基要去了一本,说好三年之内不让其他人知道,就自己学上了。

    张说也在旁边听着,先前知道这个事情之后,还很高兴,张小宝和王鹃少赚钱了,他也算是出了口气。

    此时听皇上说张小宝和王鹃赔钱,再联系下前面两个人说的,言道:“陛下,张小宝和鹃鹃根本不可能赔钱。无论是专门给别人带货的人,还是愿意包年的商人,都需要交出年费,原本不会有这么多交的人都交了,两个人又如何会赔?”

    “张大人说的正是,不仅仅如此,还有一个好处是能让我们快速地回款,提前把修桥的钱给收回来小然后再拿出去做其他的买卖,不然没钱做买卖管钱庄借的话,那可是要交利息的张小宝肯定了一下张说所说的话,又把另一个好处说了出来。

    王鹃也接着说道:“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只不过用不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